次山心地平如镜,照海照毛无少剩。
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
张刘皆是善知识,大黄甘草各医病。
惊起荷山大字遂,𤤮珑撞钟山答应。
夜灯午梵赛心愿,望归引领如鹤颈。
一朝骨祖在面前,笑不成声两目瞪。
小儿化去聊折灾,妇翁告殂适其命。
但得夫妻各身健,回观阁中夜鸣磬。
欲知成佛妙法门,不与人争是捷径。
寄南昌黄次山
次山心地平如镜,照海照毛无少剩。
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
张刘皆是善知识,大黄甘草各医病。
惊起荷山大字遂,𤤮珑撞钟山答应。
夜灯午梵赛心愿,望归引领如鹤颈。
一朝骨祖在面前,笑不成声两目瞪。
小儿化去聊折灾,妇翁告殂适其命。
但得夫妻各身健,回观阁中夜鸣磬。
欲知成佛妙法门,不与人争是捷径。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内容主要表达了对友人黄次山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次山”指的是黄次山,他的心地像镜子一般平,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诗中提到了两位禅师——刘公和张公,他们的教诲使黄次山的内心变得清明、纯净。黄次山的书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的作品就像撞击钟声一样响亮动听。然而,黄次山却在晚年时去世了,让朋友们感到悲伤。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成佛的向往,认为不与人争斗是一种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