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深并溪入,无数桃花闹春色。
水面红云欲崩坏,波间烂锦光相射。
昔人误行偶见之,归来醉眼眩红碧。
秦时鸡犬不闻声,但觉晓窗烟雾白。
那知紫府亦仙源,此华万树烧晴川。
少年苾刍谁教汝,照花作意开幽轩。
灵云说悟被花笑,南泉欺客花不言。
何如睡足无一事,倚栏红雨春风颠。
愁来想见故山路,未归先作山中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紫府普照寺满上人在桃花轩中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诗句:
武陵源深并溪入,无数桃花闹春色。
译文:武陵源头深邃,溪流汇入,无数的桃花在春天里盛开。
注释:武陵源,即武陵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境内,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溪流入,形容溪水与源头相连。无数,表示数量极多。桃花闹春色,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武陵源的描述,引出了桃花盛开的场景。画面生动,色彩艳丽,让人仿佛置身于桃花盛开的仙境之中。水面红云欲崩坏,波间烂锦光相射。
译文:水面上的红色云雾如同要崩坏一般,波间的烂锦光彩相互映照。
注释:红云,形容水中的红色雾气。崩坏,形容红色的雾气如同即将崩溃一般。烂锦,形容波间的光彩如同精美的锦缎一般。相射,指互相照射、反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水面上红色的雾气如同即将崩溃一般,波间的光芒相互映照、反射的景象。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昔人误行偶见之,归来醉眼眩红碧。
译文:过去有人误入其中,偶然见到这美景,回来后醉眼模糊,看到的都是红绿相间的美景。
注释:误行,指误入其中。偶见之,偶然见到这美景。醉眼,形容酒后眼睛模糊不清。红碧,形容颜色鲜艳、美丽。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对美景的描述,展现了作者醉眼看世界的浪漫情怀。秦时鸡犬不闻声,但觉晓窗烟雾白。
译文:秦朝时期,连鸡犬的声音都听不到,只感觉早晨的窗户烟雾缭绕如白纱般飘渺。
注释:秦时,指秦朝时期。鸡犬不闻声,形容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晓窗,早晨的窗户。烟雾白,形容烟雾像白色的纱布一样飘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晨曦初升时的景象。通过对晨曦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那知紫府亦仙源,此华万树烧晴川。
译文:原来紫府也是神仙的居所,这里的花树成千上万棵,犹如火烧般灿烂辉煌。
注释:紫府,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万树,形容花树众多。烧晴川,形容花树在阳光照耀下犹如燃烧的火焰一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通过对仙境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少年苾刍谁教汝,照花作意开幽轩。
译文:少年僧人是谁教你如此,他照花而坐,意图开辟一个幽雅的轩窗。
注释:少年,指年轻时的人。苾刍,是对出家人的尊称。教汝,教导你。照花,指照看花朵。作意,意为有意为之。幽轩,指幽静的轩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敬仰之情。通过对僧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灵云说悟被花笑,南泉欺客花不言。
译文:灵云和尚说我悟道了却被花儿笑,南泉禅师欺我愚钝花儿不言语。
注释:灵云,指灵云寺的住持和尚。悟被花笑,指悟道之人却被花儿嘲笑。南泉欺客花不言,指南泉禅师欺我愚钝花儿不言语。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修行悟道的反思和感慨。通过对修行悟道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何如睡足无一事,倚栏红雨春风颠。
译文:不如好好休息,无事可做,靠在栏杆边欣赏着红霞满天和春风拂面。
注释:何如,表示如何。睡足,指休息好、无忧无虑的意思。无一事,表示没有烦恼和忧虑。倚栏,指靠在栏杆边。红雨,形容天空中的红色云彩如同雨点一般纷纷扬扬落下。春风颠,形容春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悠闲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愁来想见故山路,未归先作山中篇。
译文:忧愁袭来之时,想要回忆起故乡的道路,还未归家已经先做了一篇关于山的篇章。
注释:愁来,形容忧愁袭来。想见,想要回忆起来。故山路,指的是故乡的道路。未归,还没有回到家中。先作山中篇,指的是提前做好了关于山的诗文或文章。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想象,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