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口吻最光滑,行脚饱参奈粗粝。
少年尝编诸方禅,迩来解毳三只袜。
世味从来崖蜜甜,我此一轩如嚼蜡。
客来有语但寒温,坐久时见眼开合。

【注释】

淡轩:即《题淡轩》诗,作者自号澹庵,浙江钱塘人。此诗当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当时,王柏为太常少卿,因反对秦桧,遭贬谪。此诗是他在赴贬途中所作。淡轩:指王柏的书房。

道人口吻最光滑:言道人说话圆滑得没有棱角。行脚:行走江湖,游历四方。饱参:谓参透了佛教禅宗的真谛,对禅宗教义有较深的研究。奈粗粝:言其虽精通佛法,却仍不免粗俗之态。

少年尝编诸方禅:指年少时曾研究过各种宗教和学派。迩来解毳三只袜:言近来已脱去僧鞋,穿上了平民百姓的布鞋。毳,指僧鞋。三只袜,喻平民百姓。

世味从来崖蜜甜:意谓世间人情世故总是那么美好、甜蜜。我此一轩如嚼蜡:意谓我此时身处书房之中,心境十分沉闷。

寒温:问对方身体状况冷暖。语:这里作“问”讲。但:只是。

坐久时见眼开合:言长时间坐着后眼睛自然睁开闭合。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自己书房的七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叹。

首句点出书房主人的身份,“道人口吻最光滑”,表明他为人圆滑,善于交际,能与各路人物周旋;然而,“行脚饱参奈粗粝”,尽管他走遍天涯,见识颇丰,却仍不免粗俗之态。这一句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实际上是借以自谦自嘲,暗寓着对官场生活的不满。次句说少年时期曾研究过各种宗教和学派,如今已脱去僧鞋,穿上了平民百姓的布鞋。这一句既写出了他的经历,又表明了他志不在官场,而在于山林之间,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性格特点。第三句写自己对佛家禅理已有相当的了解,但仍未完全摆脱世俗之态。“迩来解毳三只袜”,意为最近已脱去僧鞋,换上了平民百姓的布鞋。这里的“三只袜”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平民百姓。“三只袜”与上句中的“粗粝”相对应,说明他虽精于佛学,但仍未摆脱世俗之态,仍存有庸俗之气。第四句是对友人的问候,言朋友来时,只是简单地问问他的身体状况如何,没有过多地攀谈。第五句则进一步写自己此时身处书房之中,心境十分沉闷,犹如嚼蜡一般乏味。第六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书房中长期坐着的情形,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彷徨。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安慰与劝诫,言自己虽然在官场中遭受挫折,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不会过于悲伤;同时,也告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仕途坎坷而过分担忧。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与心境,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又有对山林自然的向往;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