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破不至露寝,食乏不至餐毡。
此身投老未死,万事一切随缘。
【注释】
- 屋破:破旧的房屋。2. 食乏:饥饿。3. 至:及,到。4. 餐毡:吃干粮。5. 死:指死亡。6. 一切随缘:万事听其自然。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艰苦的诗。首两句写自己虽居破屋,但能忍饥挨冻,不致于饿死,说明作者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战胜困难的精神。后两句是说,人生在世,难免一死,何必斤斤计较,一切都顺其自然好了。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
屋破不至露寝,食乏不至餐毡。
此身投老未死,万事一切随缘。
【注释】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 注释: 1. 简缘居士赞:这是诗的标题,意指对一位名叫“简缘居士”的人的赞誉。 2. 言似简缘公:这里的简缘公指的是一位以言简意赅著称的人物。 3. 法身有比并:法身即佛法的真身,这里用“比并”来表示与简缘公相比,显得更为圆满或卓越。 4. 不似简缘公:与前面形成对比,暗示此人的佛性或法身并不如简缘公那样完美。 5. 平生赤吉历:形容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或命运非常吉利。 6
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二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道骨粹刚。 唾零功名,眼盖侯王。 何为须发沧浪,被此朝章乎。 岂非如茅容杀鸡,毛义捧檄。 但欲致慈母之一笑,安知有佳客之在旁也。 所以袖补天之妙手,秘医国之奇方。 独游戏于富贵,如蝶栖宿于花房。 占百年之闲适,寄一梦于幽香。 千花百卉,金马玉堂。 丽风日之醇酽,遍雨露之恩光。 遥增击而栩栩,亦何异一丘一壑之相羊耶。 【注释】: 1.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
【注释】 1.原待制(yuàn dài zhì):官名。宋代为文臣之高级官职,相当于唐代的宰相或翰林学士等职。真赞:即王真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门人,曾得到其亲自点拨和指点。 2.冠冕(guān mǐn):古代帝王、卿相所戴的礼帽。也泛指高官显爵。道德:这里指品德、操守。 3.被服(fù):穿在身上的衣服。文武:指文事武备。 4.有声:这里指有所作为,能做出成绩,有政绩。最宜:最合适
【译文】 遍界难藏,而应缘震旦。 通身是眼,而现形宰官。 粲如景星,矫如翔鸾。 贩夫灶妇,欣闻悦观。 医国法门,笔端三昧。 奋迅出入,游戏自在。 居然不容,世议迫隘。 梦游海南,御风骑气。 觉来浙东,有口如耳。 且置是事,聊观其一。 戏以称性印,印毛印海。 光生佛僧,沮却魔外。 惟我可与此道人游乎大华严毗卢法界也。 【注释】 遍界:到处。 震旦:东方的古国名,这里指中国。 通身是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及注释: 1. “眼盖九州,韵高一世。” 这句描述了作者的才华横溢,其文采之高,可与天下相比。 2. “俨玉山富贵之豪,洗士林寒乞之气。” 描绘了作者如同玉山般尊贵且富有,同时也摒弃了世俗的贫贱。 3. “挫万化于笔端,置八荒于胸次。” 形容作者的才情能够驾驭万物,胸有丘壑,胸怀壮志。 4. “迈往不屑,不可犯干。”
【注释】 俯看:低头观察。沤:水泡。 失脚来游:跌倒在地,像蚂蚁一样爬行。 梦入蚁穴:像蚂蚁一般爬进蚁穴,比喻迷途。 前身后身:前面和后面的身体。 左右见之:两边都可以看见它。影:影子。 眉目:眉毛和眼睛,指面容。 秀发:秀美的发丝,比喻年轻。 风度:风度气质。 霁月洗云:晴朗的月亮洗涤了满天的云。 叶屋花房:像叶子、花朵般的屋子,形容房屋美丽。 玉堂金宇:像玉石一般的殿堂和金碧辉煌的屋宇
东坡居士赞 苏轼的家道孝友,乡里以他为榜样; 在塾里弘扬道德,作为学问的基础。 横陈忠义之气,吐出刚强正直之言辞。 把阎浮当成一沤,寄梦境于儋耳之间。 开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这是其大凡也。 属熙丰之勃兴,追舜禹之有为。 常一出而事误,则袖手悠然而去之。 如凤如麟,而瑞冠一世。 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 造禆贩之中伤,叹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为娱嬉。 则倒用祖师之印
蔡元中真赞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 视夫子之胸次,若蝼蚁其侯王。 方罾缴而去之,登千仞而翱翔。 与夫苍颜槁项论博南,策未央者,殆各梦而同床乎。 注释: 1.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道德高尚的人,往往选择退让,但这种退让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表面上看似默默无闻的人,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
【诗句释义】 1. 解空居士赞:这是一首赞美“解空”居士的诗歌。 2. 空若不解,即是断空:如果对“空”(即虚无、无为)的理解是片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空”的错误认识,导致对“空”的误解或忽视,最终陷入“断空”的境地,即完全否定“空”的存在。 3. 解若不空,即是法执:如果对“解”(即解脱、觉悟)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解”的错误认识,将“解”视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教条
以下是对《寂音自赞四首·其三》的逐句释义: 1. 诗句原文: 不似成背,似其成触。 随汝颠倒,直中有曲。 抛在言前剔鹘崙,拟议令渠总灭门。 平生活计无窖子,真是汾阳五世孙。 2. 译文注释: - 不似成背,似其成触:形容事物不是简单的正面或反面,而是具有某种曲折和矛盾性。 - 随汝颠倒,直中有曲:表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直的,但内部却有弯曲的部分。 - 抛在言前剔鹘崙
注释: 妇病:妻子生病。 竟夕难安寝,呻吟共掩关:整夜不能入睡,一起叹息着关门。 长贫成白发,多难在红颜:长期贫困导致头发变白,许多困难发生在美丽的年华。 梦短愁能续,忧深思不闲:梦很短,忧愁却无法排解。 暮年无可慰,悔不学痴顽:到了晚年却没有安慰,后悔没有学习愚笨顽劣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妻子生病后丈夫写的一首诗。妻子生病后,他整夜无法入睡,一同叹息着关门。长期贫困导致头发变白
八月二十八日宁孙年二十矣于其诞诗以勖之 其一 注释: 1. 问年非少小:询问宁孙的年龄,并不是年少。 2. 两见汝当旬:你将第二次出生,相隔十天。 3. 失父存孤影:失去父亲却留下了孤儿的身影。 4. 休官长一身:辞去官职后,只留下一个人。 5. 弃繻怜体弱:丢弃旧的绶带来怜悯身体虚弱。 6. 与砚笑家贫:和砚台开玩笑,嘲笑家中贫穷。 7. 何计能相慰:用什么方法来安慰他? 8. 含辛有寡亲
注释:住在山中,心境已经变得老成;看到云卷云舒,内心变得空灵悠闲。东华宫的繁华红火再好,也飞不到我的窗前。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人以“住山”起兴,点明隐居生活已久。“心已老大”,说明人到老年,对世事的看透,对世俗的厌恶,对名利的淡薄。“看云情转虚闲”,是说看天空中的云彩由实变虚,心情也随之由忙乱转为悠闲,从烦闷转向闲适,从浮躁转向宁静,从而产生一种清幽、恬静、闲淡之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如下: 喜季儿来自均阳,闻乱嗟来晚,来欣在乱前。 信迟怜梦误,世变喜身全。 远见喧门外,欢言杂酒边。 幼孙初未识,一见把衣牵。 注释: - 喜季儿:指李益的侄子李季儿。 - 闻乱嗟来晚:听到战乱的消息后,感到惊讶和忧虑,因为自己来得晚了。 - 来欣在乱前:来到这里时,国家正处于混乱之中。 - 信迟怜梦误:由于信件延迟,担心梦中的约定无法实现。 - 世变喜身全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联系全诗。“行尽几重添秀”意思是走过几处山丘后景色更加秀丽,“雷奔响落晴空”是说雷声滚滚而来,落在晴朗的空中,“散坐煮茶为别”,是说散坐在一起喝茶话别,“云间一径微通”,是说在云雾缭绕之中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译文:我走过了好几遍山丘以后景色才显得更加秀丽,雷声阵阵滚滚而来,落在晴朗的上空。散坐在一起喝着茶话别,云雾弥漫之间有条小道可以通行。赏析:首句写景
语山泊三二上人过访次语山见赠韵高衲相访,临溪卷钓竿。竹阴开户密,松影上衣寒。 有法应难问,无心孰可安。何时能着屐,香气拂林兰。 注释 - 高衲:指僧人,高僧。 - 相访:互相访问、拜访。 - 卷钓竿:卷起钓鱼竿进行垂钓。 - 竹阴:竹林的阴凉处。 - 开户密:打开门进入竹林的深处。 - 松影:松树的影子。 - 上衣寒:感觉衣服都变冷了。 - 有法:佛教中认为存在某些真理或教义。 - 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