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鬼投书,与僧聚语。
师窃闻之,抱膝回顾。
我心均平,等视诸趣。
一念舍心,即离五怖。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六跋陀罗尊者
两鬼投书,与僧聚语。
译文:两个鬼魅投送书信,与僧人聚集交谈。
注释:两鬼投书,指两个鬼魅投送书信给僧人;与僧聚语,指僧人与鬼魅进行交谈。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僧人与鬼魅对话的奇特场景,展现了佛教对于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主题的思考。
师窃闻之,抱膝回顾。
译文:师傅偷偷地听到这些对话,抱着膝盖回望过去。
注释:师,指师傅或僧侣;窃闻之,指悄悄听到这些对话;抱膝回顾,指抱着膝盖回望过去的动作。
赏析:这里描绘了禅师在听闻鬼魅的言辞后,内心的感慨和反思。他可能觉得这些言语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值得他去深入思考和领悟。同时,他也可能在感叹生死轮回的无常和痛苦,对人生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我心均平,等视诸趣。
译文:我心中平静如水,平等对待世间的一切。
注释:均平,指内心平静;等视,指平等对待;诸趣,指世间的一切。
赏析:这里描绘了禅师的内心世界。他认为,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和挑战,都应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用一颗平等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这种态度有助于他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心灵的解脱和升华。
一念舍心,即离五怖。
译文:一旦放弃执著之心,便能摆脱五种恐惧。
注释:一念,指一个念头;舍心,指放下执著之心;五怖,指五种恐惧;即,表示能够做到;离,表示摆脱;五怖,指五种恐惧。
赏析:这是禅宗的重要概念之一——放下。禅宗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到恐惧和困扰,是因为过于执著于世间的事物和观念。一旦能够放下执著之心,就能够摆脱五种恐惧,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这是禅宗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修行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