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门有功,则是心外见法。
用处换机,则是问时有答。
问答交驰,摸索大道。
心法对峙,破碎真如。
异哉此老,超出两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
猛虎须畔,光自照珠。
衲僧不识,如井觑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玄沙宗一禅师真赞》。下面逐句翻译并附上赏析。
- 根门有功,则是心外见法。
- “根门”指的是人的根基或基础,“功”在这里指修行的成就。
- “心外见法”意味着在心灵之外发现佛法或真理,强调了超越心灵的直接体验和认知。
- 用处换机,则是问时有答。
- “用处”指的是应用或实践。
- “换机”可能是指变化或转换的思考模式。
- “问时有答”表明在提问时会得到回应或解答,强调了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 问答交驰,摸索大道。
- “问答交驰”意味着问答之间相互交织,互相促进。
- “摸索大道”表示探索和追求宇宙的根本道理。
- 心法对峙,破碎真如。
- “心法”指的是内心的修行方法和境界。
- “对峙”可能是指对立或冲突。
- “破碎真如”表示内心的修行导致对佛性的认识出现裂痕,可能指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异哉此老,超出两途。
- “异哉此老”指的是这位大师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见解。
- “超出两途”表示他超越了两种不同的理解或方法。
-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
- “亡僧”指的是已经去世的僧人或导师。
- “波全露水”可能是指表面上的浮华和浅薄。
- 猛虎须畔,光自照珠。
- “猛虎须畔”指的是凶猛的老虎旁边,比喻危险或困境的边缘。
- “光自照珠”可能是指光芒从珠子中散发出来,形容内在的光辉或智慧。
- 衲僧不识,如井觑驴。
- “衲僧”指的是穿着和尚服装的人。
- “如井觑驴”比喻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就像在井底窥视一只驴一样,无法看清全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玄沙宗一禅师的描述,展现了禅宗的一种修行境界。诗中的关键词“心外见法”、“问答交驰”、“心法对峙”、“破碎真如”等都体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超越直接的认知和经验,通过不断的问答和思考来探索宇宙的根本道理。诗中还通过对比死亡的僧人和活着的猛虎,以及描述穿着和尚服装的人与井底窥视驴子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禅宗的超越性和洞察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