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雨雪独立时,何人至此方能悟。
情回意迥得返真,世俗那得知其故。
松楸多风草多霜,暂来洒涕栖雷塘。
墓门夜雾月少光,庵楼剪镫寒对床。
宦游光阴最飘忽,支枕阡冈能几月。
村屋荒鸡叫明发,弟入江城兄往粤。
此间雪径寂无人,岂换初心对华发。
【注】
雷塘庵,在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仲嘉,作者友人。己卯,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
空山:指荒凉的山野。何人至此方能悟:谁能到此而有所感悟?悟,领悟、体味。
情回意迥得返真,世俗那得知其故:心境回转,意气高远,返璞归真,世间的人哪能了解其中的道理?
松楸多风草多霜:松树和楸树多受风雨侵蚀,草木多经霜露。松楸,泛指树木。
暂来洒涕栖雷塘:暂时来此流涕于雷塘之墓。
墓门夜雾月少光,庵楼剪镫寒对床:墓地的门在夜晚笼罩着薄雾,月亮也显得不那么明亮,而僧人在庵内点灯,与客人相对而坐。
宦游光阴最飘忽:宦游,在外做官。光阴,时光。
支枕阡冈能几月:支起枕头躺在田野的小路上,能有多长时间?
村屋荒鸡叫明发,弟入江城兄往粤:村子里的房屋被乌鸦叫声唤醒了,我的弟弟去了江城,我哥哥去了广东。
此间雪径寂无人,岂换初心对华发:在这寂静无人的山路上行走,怎能改变初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的是他的朋友仲嘉。仲嘉要离开浙江到广东去,因此诗人特地作诗赠别。这首诗写景抒情并举,借景抒情,写得十分含蓄蕴藉。
首联“空山雨雪独立时,何人至此方能悟”是写自己独处山林,面对大雪孤傲不群,只有自己一人能领略其中的深意。“空山”,空旷的山林,指幽静的山林。“独立时”,独自站立的时候。“何人”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何人能”或“谁能”。意思是:在这空荡的山林里,大雪纷飞之时,只有自己一个人能够领会其中的意思。这一句是说只有在寂寞的山林中,面对漫天的大雪,才感到有知己可以相知相惜,表达了一种孤傲、清高的情怀。
颔联“情回意迥得返真,世俗那得知其故”是说自己在独处时,心境回转,意气高远,返璞归真,世间的人哪能了解其中的道理。“情回意迥”,情感回转、意气高远;“返真”,“返朴归真”;“世俗”,尘世,世俗之人,指一般庸众。意思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能领会其中的深意,一般人哪里懂得其中的奥妙呢?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孤独境遇的感慨和对知己难得的珍惜。
颈联“松楸多风草多霜,暂来洒涕栖雷塘”是说松树和楸树多受风雨侵蚀,草木多经霜露。松楸,泛指树木;多风,经受风吹雨打;草多霜,指草木因霜露而枯黄。“暂来”指偶尔来到此地;“洒涕”,流泪;“栖”字是栖身的意思;“雷塘”,即雷塘庵。意思是说,偶尔来到这里流涕于雷塘之墓,是因为这里的山水景色太美了。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异地,但内心始终向往着故乡。
尾联“墓门夜雾月少光,庵楼剪镫寒对床”是说墓地的门在夜晚笼罩着薄雾,月亮也显得不那么明亮,而僧人在庵内点灯,与客人相对而坐。“剪镫”,指蜡烛。意思是说,夜晚墓地的门笼罩着薄雾,月光也不那么明亮,而僧人在庵内点燃蜡烛,与客人相对而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异地,但内心始终怀念着故乡。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全诗以景结情,意境优美,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