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水愿南归,曲江故相曲。
将与海通波,又受峡山束。
新秋浪弥弥,清远碧如玉。
古寺何飞来,高出二禺麓。
归猿夜半啼,老树终年绿。
欲登阮隃径,截取伶箫竹。
更陟云台峰,披云望晴旭。
颇觉此处山,必宜着我足。
此山阅世人,今古若飞速。
人自去来耳,山寺无往复。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写景。第一联“岭水愿南归,曲江故相曲”中“故相曲”指曲江。第二联“将与海通波,又受峡山束”中“峡山束”指的是三峡。第三联“新秋浪弥弥,清远碧如玉”中“清远”即“清远峡”。第四联“古寺何飞来,高出二禺麓”中“禺麓”是指巫山。第五联“归猿夜半啼,老树终年绿”中“归猿夜半啼”指的是山中猿鸣。第六联“欲登阮隃径,截取伶箫竹”中“阮隃径”是传说中神仙所乘的云路。第七联“更陟云台峰,披云望晴旭”,第八联“颇觉此处山,必宜着我足”中的“此山”指巫山,“着我足”是说这山上的风景值得我驻足观赏。

【答案】

译文:

岭水愿意向南流去,曲江之水曲折蜿蜒;它想和大海相通,却又受到三峡的阻拦。

新的秋天里,波浪滚滚;清远峡的水清澈如玉。那古老的寺庙多么高峻啊!它耸立在巫山之上。

夜里猿声悲切,唱着凄凉的曲子;树上老枝挂着绿叶,常年不凋。

想要登上云台峰的山路,摘下伶人的竹笛,吹起一曲高山流水。

又攀上云台峰,披开云雾,眺望天边初升的太阳。

觉得巫山这个地方,确实很值得我去欣赏。这山阅尽了世间人世变迁,如今与古相比,就像飞快地转动一样。

人们从过去到现在不断地来到巫山,山寺却不曾来回走动过。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巫山的山水风光、古迹胜地。诗人以清新明丽的语言、生动传神的描绘,写出了巫山的秀色之美、险峰之奇、古寺之幽、猿声之哀、林木之翠。诗中不仅写了山的自然美,也写出了山的人情美,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