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杜督军事,被服皆雅儒。
襄汉据上游,用此终吞吴。
汉石有娄寿,晋碑何遽无。
诗句:羊杜督军事,被服皆雅儒。
译文:
羊祜担任军事指挥官,他身穿的铠甲和鞋子都是高雅儒雅的。
赏析:
《荆襄杂诗九首 其一 羊杜祠》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羊祜为题,通过描绘其作为军事指挥官的形象,展现了他在军事领域的才华和能力。同时,诗中的“被服皆雅儒”也体现了羊祜的高尚品质和儒雅风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
羊杜督军事,被服皆雅儒。
襄汉据上游,用此终吞吴。
汉石有娄寿,晋碑何遽无。
诗句:羊杜督军事,被服皆雅儒。
译文:
羊祜担任军事指挥官,他身穿的铠甲和鞋子都是高雅儒雅的。
赏析:
《荆襄杂诗九首 其一 羊杜祠》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羊祜为题,通过描绘其作为军事指挥官的形象,展现了他在军事领域的才华和能力。同时,诗中的“被服皆雅儒”也体现了羊祜的高尚品质和儒雅风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
【注】赐貂裘恭纪(辛亥) 垂问衣貂未,颁裘到从官。 恩真同顾复,臣本最清寒。 著雪趋金殿,含香下玉栏。 归来面慈父,持共采衣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垂问衣貂未 - 注释:皇帝询问是否已经穿上了赏赐的貂皮衣物。 - 赏析:此句反映了皇帝对臣子的关心,通过询问穿着情况来表达对臣子福祉的关切。 2. 颁裘到从官 - 注释:皇帝将貂裘赐予了官员们,作为他们的奖赏。 - 赏析
登州杂诗十首其一 (甲寅)的诗句是:㡉腄分图远,莱牟凿境通。山高饶怪石,海阔有长风。卤地鱼盐薄,沙田黍稷丰。我来千里外,小住一城东。以下是对该首诗各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1. 诗句释义: - 㡉腄分图远:描述了登州地理位置的广阔和重要性。 - 莱牟凿境通:表达了登州地形的奇特和交通的便利。 - 山高饶怪石:描绘了登州山区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岩石地貌。 - 海阔有长风:展现了登州海域辽阔
【注释】 御园:即御苑。唐代帝王宫苑名。癸丑年,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云淡星争出,风微月有波:天空渐亮,云朵淡薄,星星争先露出来;微风轻拂,月光在水面上荡漾。五更残雨歇,四野嫩凉多:夜深时,细雨停歇,田野一片清凉。湿气归林薄,清香发黍禾:露水滋润着树林草泽,稻米、小麦等粮食散发着清香。行行天欲曙,休问夜如何:路上行人,看到天色已破晓,不要管夜如何长了。 【赏析】
【注释】: 1. 厗□接白檀:厗,通“垠”,边际;□,通“圻”,边陲。白檀,地名,今名白山、白河一带,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 2. 辇道依红树:辇,帝王的车驾;红树,指红色的树,这里指宫门两旁的红树。 3. 舟梁护碧栏:梁,桥梁;碧栏,指绿色的栏杆。 4. 天颜初日霁:天颜,天子的脸面;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密云县迎接皇帝的诗。诗人从地理位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泉宗庙扈驾 其一 (癸丑)》。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维皇濩德泽,甘雨湛郊原。 维皇,即指唐玄宗,这是在赞扬唐玄宗的恩惠如同甘霖般滋润着大地。“濩”(huò),古同“渥”,意为深厚、广大。 晓晴云尚渍,夏首绿初繁。 晓晴,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阳光明媚。“渍”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被露水打湿。“夏首”,指的是夏天的头,也就是初夏的时候。“绿初繁”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宫槐交翠盖,堤草藉龙轩。青畴契宸赏,黄屋瞻崇尊。敷筵坐临水,赐食共衔恩。清醴度双阙,于此镜心源。》 注释: 1. 宫槐交翠盖,堤草藉龙轩:宫槐和堤草交织在一起,就像皇帝的车子一样。 2. 青畴契宸赏,黄屋瞻崇尊:青草和田野都与皇帝的赏赐相匹配,皇族们仰望着皇帝的尊贵地位。 3. 敷筵坐临水,赐食共衔恩:皇帝在水上铺设了席子坐下,赐予食物,大家都在享受这份恩惠。 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其作用,最后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作者的思想情感。 “山谷通灵气”一句,是写灵岩山的自然环境。灵岩山在浙江绍兴,这里指的应该是灵岩寺,是江南名刹之一,以山水之胜著称。“伽蓝出世情”一句,写灵岩寺的人文景观。灵岩寺始建于东晋,南朝梁时改名为云门寺,唐贞观年间又重建。唐代诗人常建曾游此山
诗句如下: 冠山森杰阁,吐气接洪蒙。 晓户宜宾日,低檐可避风。 卷环连碧玉,磨镜出青铜。 何处携东海,坡公一袖中。 注释如下: 1. 冠山:指登州附近的山脉,以秀丽著称。 2. 森杰阁:形容山峰林立,高耸入云。 3. 吐气接洪蒙:形容山峰的气势宏大,仿佛能吞吐天地间的风云。 4. 晓户宜宾日:形容早晨阳光照射在山间,景色优美。 5. 低檐可避风:描述山间地势较低,可以遮挡风雨。 6.
登州杂诗十首 其三 三面瀛洲水,舟行绕岸回。风波休转漕,斥堠必登台。渔户编船住,番夷纳赆来。 注释译文: - 三面瀛洲水,舟行绕岸回。 - 注释:周围被瀛洲水环绕 - 风波休转漕,斥堠必登台。 - 注释:不要在风暴中航行,一定要登上高台 - 渔户编船住,番夷纳赆来。 - 注释:渔民用竹条编织成小船居住 - 去年英吉利,受吏过蓬莱。 - 注释:去年英国受到官员的欺扰 赏析:
注释:甲寅,即甲辰年(公元1844年)的三月。 锁院:古代帝王或高官将朝中官员禁闭于内宫,不许他们随意出入。浃旬,指十天。惊寒衣转加:因寒冷而增加衣物。 地东天早曙,春远树迟花;地东天早曙,春天的早晨,东方的天空早早就亮了,远处的树木上开满了花。 夜雨逢三月,云涛落万家;夜里下了雨,三月的雨水落下,像万顷的波浪一样。 成连渺何处,寒水满平沙;成连
【注释】 荆襄杂诗九首 其二:荆襄,即荆州、襄阳一带。荆襄是古代楚国和三国时期的中心地区。这里泛指湖北一带(荆襄)。 鹿门山:在湖北襄阳市西北,为楚人游猎之地。《水经注》称:“襄阳城北有鹿门山。” 丁丑:天宝五年(746年),杜甫时年29岁。 沙涨渔梁渡:因水上涨而使旧的渔梁被淹没,成为新的沙洲,因此叫“渔梁渡”。 沧浪间:指水中的沧浪洲。 隐君:指隐居在此的人。 多松云:山上长着茂密的松树。
以下是对《荆襄杂诗九首 其三 襄阳城(丁丑)》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词语释义及注释: - 汉水以为池:比喻汉水宽阔如同护城河一般,将襄阳城紧紧环绕。 - 荡荡本天堑:形容汉水的浩渺,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屏障。 - 守取在人谋:强调防守襄阳城的策略在于人的谋划和智慧。 - 慎哉以古鉴:提醒人们要谨慎地借鉴历史经验,以避免重蹈覆辙。 2. 译文: - 汉水如护城河般宽广,环绕着襄阳城。
【注释】 ①丁丑:即天启四年。②城东:指汉阳。③萧然:冷落的样子。④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⑤大堤:指长堤。⑥汉水:指汉水一带。⑦岘山:在襄阳县西北,一名樊山,又名樊垒、樊池山,为古代楚国的名胜地。 【赏析】 《荆襄杂诗九首》是明代诗人王夫之的作品,此为其第四首。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赏汉江长堤时所见的景物和所感受到的心情。首四句写景叙事,中间六句抒情,末二句议论。全诗情景结合,虚实相生,语言流畅自然
注释: 1. 春日安陆道中题王鉴画楚山清晓卷(丁丑):在春天的安陆路上,我欣赏着王鉴画的《楚山清晓卷》并作了一首诗。 2. 我藏旧卷图,楚山画清晓:我把珍藏的古画卷拿出来,上面描绘的是楚山清晨的景象。 3. 身未到楚山,安知此境好:因为我还没亲自去到楚山,所以我无法了解这个景色有多美好。 4. 今春来武昌,苦雨意殊恼:今年春天来到武昌时,连绵不断的雨水让我感到非常烦躁。 5. 寒食渡江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的《腊前三日将出都与野云山人同宿万柳堂觉性开士方丈晓行赋别(丙子)》。 诗句: - 承恩辞九陛,奉节恋天阊。 - 几日肃驰骤,今夕聊徜徉。 - 税车过萧寺,晚饭来柳堂。 - 山人兴还逸,开士意亦长。 - 是时近佛腊,永夜同僧房。 - 空庭澹落月,古木含清霜。 - 地炉石炭暖,纸窗律烛光。 - 斋厨出寒蔬,禅榻薰篆香。 - 境僻息群动,意深难坐忘。 - 为言五载别,屡泛千里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将由豫章赴中州过庐山作(丙子)》。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庐山高连天上云,云天与山殊不分:形容庐山的高远与云雾缭绕的景象融为一体,难以区分。 2. 香炉峰里云氤氲,朝霞暮霭何纷纷:香炉峰下云雾弥漫,早晨的阳光和傍晚的云霭交织在一起,景象多变而美丽。 3. 我行百里庐山麓,远岭青青近峰绿:我行走在通往庐山的山路上,远处的山峦青翠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