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枞非柏古何树,唐寺门前八九株。
万叶倒垂青珞索,一身高矗绿浮图。
往来鸾鹤应常住,供养云烟定不枯。
留语后人三百载,八峰中有此松无。

万年寺前古树八九株高十馀丈俗名罗汉松(甲子)

注释:万年寺,一座古老的寺庙。唐寺门前有八九棵高十几丈的罗汉松。

赏析:此诗首句写罗汉松,次句写寺庙,三至六句描写罗汉松的姿态和特点,最后两句抒发作者的情感。

非枞非柏古何树,唐寺门前八九株。

注释:这棵古树不是松树也非柏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呢?原来它是唐寺门前的八颗罗汉松中的一棵。

赏析:诗人通过“非枞非柏”四字,将这棵与众不同的罗汉松形象地描绘出来。“唐寺门前”,交代了位置。这棵古树是唐代的,位于寺庙之前,所以称为“唐寺门前”。

万叶倒垂青珞索,一身高矗绿浮图。

注释:成千上万片叶子像倒挂的丝带一样垂下来,高大挺拔的树干如同绿色的佛塔。

赏析: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把罗汉松比作“青珞”“绿浮图”,生动地描绘出罗汉松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形象。

往来鸾鹤应常住,供养云烟定不枯。

注释:来往的鸾凤和仙鹤应该经常栖息在这里,供奉着云烟的香火一定会长盛不衰。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罗汉松的茂盛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这棵树的赞美之情。

留语后人三百载,八峰中有此松无。

注释:让我留下一句话,让后人三百年之后来看这棵树,在八座山峰中一定还有这样的松树。

赏析:诗人以“留语后人三百载”一句,表达自己对这棵古树的珍视和保护之意,希望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它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通过对万年寺前古树——罗汉松的描绘,赞美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