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横绝万峰齐,更踏东峰向岭西。
掉臂已过白云上,回头尽见万峰低。
何年道士栽桃树,终古征人散马蹄。
我向东瓯催战舰,封关那用一丸泥。
《过桃花岭(甲子)》是一首描绘山岭景色和历史传说的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 白云横绝万峰齐:
- 注释:白云横亘,覆盖群峰。
- 译文:白云如横绝天际的屏障,将群山环绕。
- 赏析:《桃花岭》中的“白云”象征着高远、纯净与自然之美,它横亘于山峰之间,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这里的“万峰齐”则强调了山峰众多、连绵不绝的特点,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为辽阔和壮美。
- 更踏东峰向岭西:
- 注释:继续前行,踏足东峰,转向岭的西侧。
- 译文:不停留,继续往东边高峰前进,然后转向岭的西侧。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诗人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继续前行,直到克服所有障碍。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 掉臂已过白云上:
- 注释:掉臂而行,已经越过白云之上。
- 译文:毫不犹豫地迈步,已经越过了白云之上。
- 赏析:这里的“掉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轻松自如、毫不拘束的态度。即使面临着高耸云霄的山峰,诗人也没有丝毫犹豫和畏惧,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自信。
- 回头尽见万峰低:
- 注释:回头望去,只见万峰低矮。
- 译文:转身看去,所有的山峰都变得低矮起来。
- 赏析:这句诗以视觉上的错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从高处回望时的震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
- 何年道士栽桃树:
- 注释:何时何地有道士栽种了桃树?
- 译文:何时何地有道士种下了桃树?
- 赏析:这句诗引发了对历史遗迹和传说的好奇,使人联想到桃花岭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人类文化传承的颂扬。
- 终古征人散马蹄:
- 注释:自古以来,出征的士兵分散在各处,马蹄声已远。
- 译文:自古以来,出征的人马早已散去,只剩下马蹄声在远方回荡。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古代战争的残酷和现代和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过桃花岭(甲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