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信纶竿天半垂,高风自足动人思。
娶妻难得梅福女,求友悔结刘钦儿。
七里山花明踯躅,一滩烟水没鸬鹚。
台西谁击竹如意,问著土人都不知。

【注释】

①严陵钓台:东汉会稽太守陶公垂钓处。相传他曾在此隐居,后为孙权所请出山辅佐其子孙亮,封为武昌侯。②梅福:汉代隐士,传说曾以“君今欲何之?天地之大也,何故下恋人间乎?”来劝阻王莽,结果被杀害。③刘钦儿: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刘桢,字公干。④踯躅:即杜鹃。⑤鸬鹚(nú cí):水鸟名。⑥竹如意:古代乐器的一种,用竹子制成。⑦土人:当地人。

【译文】

不相信天上的纶竿会像高风那样使人产生思念;娶妻难,难得遇到梅福那样的贤妻美妾;交友要谨慎,后悔没有与刘桢那样的知己结交;七里山花烂漫,杜鹃声声啼叫,一片凄清;一滩烟水中,一只鸬鹚在水里游弋,显得格外孤单。台西谁击竹如意呢?问遍了当地人都不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春到越中游览时所作。诗题中的“经严陵钓台下作”表明这是在严陵钓鱼台附近作的诗。

此诗开篇便说:“未信纶竿天半垂”,意思是不相信天上的钓竿会落到天边,这里借指严子陵垂钓的地方,也就是诗人的家乡。诗人在这里用设问的方式表达对严子陵的崇敬之情:严子陵当年不慕荣华,隐居在浙江富春江畔,过着淡泊寡欲的生活,他那种超尘拔俗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德,让诗人感到震撼和敬佩。接着诗人又写道:“高风自足动人思”,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未能像严子陵一样隐居起来,但依然能够从他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得到心灵的慰藉。

颔联两句进一步写诗人对严子陵的仰慕之情。前句说,自己难以得到像梅福那样的贤妻。梅福是西汉时期的隐士,他在王莽篡汉的时候,不肯随波逐流,隐居在深山之中,最终因直言进谏而被处死。后句说,自己后悔没有结交像刘桢那样的知心朋友。刘桢是东汉末年的文人,他才华出众,性情刚直,一生坎坷多难。后来因为被人诬陷而自杀,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

颈联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七里山花明踯躅”,形容山间景色秀丽迷人,杜鹃鸟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色并不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和满足,反而让人心生忧虑和不安。“一滩烟水没鸬鹚”,描写了一幅江面上烟波浩渺、水鸟成群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感叹,在这宁静美好的大自然中,却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和朋友。这里的“鸬鹚”是指一种水鸟,它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同时也面临着孤独和无助的命运。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台西谁击竹如意?问著土人俱不知。”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来到这个钓鱼台,想问问看有没有人懂得什么是“竹如意”。这里的“竹如意”指的是一种乐器,相传是孔子用来弹琴的乐器。诗人通过询问当地的人是否知道“竹如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困惑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的赞美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同时,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