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掌三《易》,以通天下志。
卦名或不齐,旅占本一致。
岂有先后天,𠇗离异方位。
斯言伪且坚,足以乱神智。
演为方圆图,申以河洛义。
仪象卦已陈,相错六十四。
图中迭相生,十六三十二。
请问安乐翁,正名名焉寄。
【注释】甲申:天干地支的纪年法。“周官”即《周礼》。掌三《易》:指周朝掌管《周易》的官职。通天下志:通晓天下人的心意。卦名或不齐:卦象名称有不一致的地方。旅占本一致:占卜旅行时,卦象名称应该是一致的。岂:哪。后天:后天。𠇗(yín):古书上说的一种神兽,也写作“麒麟”。离:通“罹”,遭遇。伪且坚:虚假而又坚固。足以乱神智:足以扰乱人们的神智。演为方圆图:把八卦展开成为方格图。申以河洛义:用河图洛书的意义进行解说。仪象卦已陈:已经陈列在仪仗中的卦象。相错六十四:六十四爻交错排列。图中迭相生:卦中互相交替出现,形成六种相生的关系。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中,有十六卦与三十二卦相对应。请问安乐翁:向安乐老人请教。正名名焉寄:寻求正确的名称寄托在哪里。
【赏析】《斋中读书十二首》,这是南宋末诗人陆游所作的组诗。此诗是其中的第一首诗,诗题一作《读易》。作者借易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写易卦之源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后六句则抒发作者对易学的看法。
首联两句点明周官掌管《周易》这一主旨。
颔联两句指出卦象名称有不一致的地方,并说明占卜旅行时,卦象名称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就不能正确判断吉凶。这两句诗既说明了周官掌管《周易》的宗旨,也表明了作者研究易学的目的。
中间四句,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八卦只是象征天地万物,并没有真正的意义,只有通过河图洛书来解释它,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至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虽然有很多变化,但其中也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原则,如《系辞传》所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说,易经的六十四卦是由太极衍生出来的,而太极又是宇宙万物的根源。
诗人提出疑问:“请问安乐翁,正名名焉寄?”意思是问安乐老人,如何能够找出正确的名称来进行命名呢?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易学的理解,又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