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风拂昧谷,翳日浮云移。
晚节菊有芳,不随萧艾萎。
黄白爱并列,朱紫或间之。
虽乏有皖实,沃沃呈其姿。
主人治席砚,弟子前摛辞。
抗论孔壁书,兼咏伐檀诗。
吾亦扶杖至,逍遥循阶墀。
良久发清讴,妙舞堂中施。
三爵客多又,一觞我同持。
人生如噩梦,境适且自怡。
今者若不乐,将为四座嗤。
诗句释义
桥下小轩对菊效陶:在桥下的一个小亭子里对着菊花,模仿陶渊明的作风。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以隐居和田园生活著称,其诗作多反映隐逸生活的情怀和志趣。
商风拂昧谷:”商风”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凉风,“昧谷”可能是指一个山谷或者地名,暗示着秋天的气息。
翳日浮云移:太阳被浮云遮挡,移动不定。这一句描绘了天气多变,时晴时阴的景象。
晚节菊有芳:虽然年纪大了(晚节),但菊花依然芳香。这里的“晚节”可能指的是晚年的生活或者态度。
不随萧艾萎:不向萧条的艾草一样枯萎。这里用艾草比喻萧瑟的境遇,表达了诗人不甘于平庸、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黄白爱并列:黄色和白色并列在一起,可能象征着富贵或者高贵的色彩。
朱紫或间之:朱红色和紫色之间或许有一些色彩。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不同的颜色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视觉效果。
虽乏有皖实:尽管没有什么珍贵的果实,但是依然能展现出生机。“皖实”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果实或者象征性的物质。
沃沃呈其姿:茂盛的样子。这里的“姿”可能指的是植物的形态或者生长的状态。
主人治席砚:主人准备了一张桌子和砚台供人使用。这里可能是描述了宴会的准备过程。
弟子前摛辞:弟子们上前展示文才。这里可能有师生互动的场景。
抗论孔壁书:挑战孔子的书墙。“孔壁”可能指的是孔子的书房或者孔子的墙壁,这里可能暗示着对经典学问的挑战或者探讨。
兼咏伐檀诗:同时吟诵《伐檀》这首诗。“伐檀”是一首著名的古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伐檀》的内容通常与劳动者的艰辛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有关。
吾亦扶杖至:我也拄着手杖来到这。这一句可能表明诗人亲自来到这个场合,或者是在某种情境下需要拄手杖。
逍遥循阶墀:悠然自得地沿着台阶走。这里的“逍遥”可能表示一种自由自在的心态,“循阶墀”则可能指的是沿着台阶行走。
良久发清讴:长时间吟唱出清新的歌声。这里的“清讴”可能指的是歌声清澈悠扬,传达一种愉悦和放松的情感。
妙舞堂中施:精彩的舞蹈在厅堂中展开。这里的“妙舞”可能指的是舞蹈技艺高超,“施”在这里可能表示表演或者施展的意思。
三爵客多又:三杯酒之后,客人更多。这里的“三爵”可能指的是酒量,而“又”可能表示次数的增加。
一觞我同持:一杯美酒让我和主人一起享用。这里的“一觞”可能指的是共享的美酒,“同持”则可能表示大家共同分享。
人生如噩梦:人生就像一场噩梦。这里的“噩梦”可能指的是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不幸。
境适且自怡:处境适宜,自己也很快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环境的满足和内心的平和。
今者若不乐:现在如果不感到快乐。这里的“今者”指当下,“而不乐”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状况的不满或者忧虑。
将为四座嗤:这可能会使在座的人们感到轻蔑。这里的“为”可能表示“让”,“四座”指周围的所有人,“嗤”则是嘲笑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生动刻画了诗人在宴会上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活动和情感表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豁达面对。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