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播百谷,原隰各有宜。
匪特因地利,又必循天时。
民生务在勤,岂可惰四肢。
耘耨一不力,苗莠豆为萁。
炎暑尤可怜,秧马苦蹲跠。
晨螾夕飞蚊,一一噆顽肌。
及其登场圃,手足尽皴胝。
磨砻且簸扬,然后供一炊。
云何不爱惜,等之荑稗为。
盈仓饱雀鼠,百斛饭僧尼。
国奢当示俭,先务宜在兹。
我后省耕敛,蠲租起疮痍。
作绘耕织图,赐予先保釐。
公复篹质言,镂版下有司。
远迩七十城,户诵比书诗。
齐民谙要术,风俗公所移。
吾衰受一廛,僻在长水湄。
披图愧善颂,对此豁双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赵方伯劝农图》。下面是诗句及译文:
三农播百谷,原隰各有宜。
匪特因地利,又必循天时。
民生务在勤,岂可惰四肢。
耘耨一不力,苗莠豆为萁。
炎暑尤可怜,秧马苦蹲跠。
晨螾夕飞蚊,一一噆顽肌。
及其登场圃,手足尽皴胝。
磨砻且簸扬,然后供一炊。
云何不爱惜,等之荑稗为。
盈仓饱雀鼠,百斛饭僧尼。
国奢当示俭,先务宜在兹。
我后省耕敛,蠲租起疮痍。
作绘耕织图,赐予先保釐。
公复篹质言,镂版下有司。
远迩七十城,户诵比书诗。
齐民谙要术,风俗公所移。
吾衰受一廛,僻在长水湄。
披图愧善颂,对此豁双眉。
注释
- 三农播百谷:农民种庄稼,播种百谷。
- 原隰各有宜:土地平坦的地方适合种粮食作物,低洼的地方适合种水果或蔬菜。
- 非但因地利:不仅仅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势。
- 又必循天时:还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 民生务在勤:农民的生活必须勤劳。
- 岂可惰四肢:不可懒惰手脚。
- 耘耨一不力:如果耕作不努力。
- 苗莠豆为萁:豆萁(一种植物)是豆类植物的茎秆。比喻杂草与好作物争夺养分。
- 炎暑尤可怜:夏天特别令人难以忍受。
- 秧马苦蹲跠:插秧时,秧苗和马都被晒得难受。
- 晨螾夕飞蚊:早上蚊子晚上飞。形容时间紧迫。
- 一一噆顽肌:一点一点地咬伤皮肤。形容痛苦。
- 及其登场圃:到了收获的季节。
- 手足尽皴胝:手上脚上都起了冻疮。形容劳动辛苦。
- 磨砻且簸扬:磨、砻都是石器工具,用于研磨谷物;簸扬则是用来扬去谷物中的糠壳。
- 然后供一炊:才能煮出一顿食物。形容劳作艰辛。
- 云何不爱惜:为什么不珍惜这些资源?
- 等之荑稗为:等到这些资源被当作杂草除掉。比喻浪费资源。
- 盈仓饱雀鼠:仓库满了,老鼠也吃饱了。形容财富充足。
- 百斛饭僧尼:百斛粮食可以供和尚和尼姑吃一年。形容粮食丰收。
- 国奢当示俭:国家富裕时,应该显示节俭。
- 先务宜在兹:首要的任务应该是这件事。这里的“兹”指农业。
- 我后省耕敛:我的后人将省去耕种和收割的费用。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
- 蠲租起疮痍:免除租税,恢复生产。
- 作绘耕织图:绘制关于耕种和纺织的知识图。
- 赐予先保釐:先人的智慧应当得到保护和传承。
- 公复篹质言:公复(可能是赵方伯的字)用简练的言辞表达意见。
- 镂版下有司:刻板印刷下来交给有关部门。
- 远迩七十城:远近各有一个城市。
- 户诵比书诗:家家户户都能背诵《诗经》。表示文化普及。
- 齐民谙要术:普通百姓都懂得种植技术。
- 风俗公所移:好的风俗都是由政府倡导的。
- 吾衰受一廛:我年老力衰,只接受一个小屋(宅基地)。
- 披图愧善颂:打开地图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学问还不足以表达。
- 对此豁双眉:面对地图感到豁然开朗。形容知识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