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南山虎,黄金环两目。
獐鹿非不甘,妄意食人肉。
朝亦伏林间,暮亦伏林间。
将军不敢射,何况恶少年。
东海杀黄公,山嵎逐冯妇。
牛哀导我前,左飞踞我后。
下士捉虎尾,上士持虎头。
雄豪安可常,寝处托王侯。

【译文】

南山的猛虎威风凛凛,黄金环挂在它那两只眼睛上。獐鹿不是不愿吃人肉,只是妄自猜测要吃我。早晚都藏身于山林之间,将军也不敢射,何况是恶少年?东海中黄公被杀死,山中冯妇被赶走。牛悲哀地引导我前行,左手持剑站立在我身后。下士抓住虎尾巴,上士拿着虎头。雄豪安能永远常在,寝处托付给了王侯。

【注释】

  1. 班班:虎行貌。2. 黄金环两目:形容虎的威猛。3. 朝亦伏林间:白天也潜伏于树林之中。4. 夕亦伏林间:夜晚也潜伏于树林之中。5. 将军不敢射:指老虎的威力之大。6. 恶少年:指胆大妄为的人。7. 黄公、冯妇:传说中的两个人物。8. 牛哀导我前:《庄子•外物》中说,牛哀(即老牛)曾带领孔子等人到海边,并引水灌海的故事,此处比喻有人带路。9. 左飞踞我后:指左手持剑站在我的后方。10. 下士捉虎尾:下士,指武艺不高的人。11. 上士持虎头:上士,指武艺高强的人。12. 雄豪安可常:意思是说英雄豪气不能长久。13. 寝处托王侯:把睡觉休息的地方托付给王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作者借描写一个猎人与一只老虎的故事来说明“雄豪安可常”的道理。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首联“班班南山虎,黄金环两目”,开篇就点出了虎的形象。紧接着诗人又描写了这只虎威风凛凛的模样,黄金环挂在它那两只眼睛上,使得这只虎更加威武霸气,令人生畏。
    颔联“獐鹿非不甘,妄意食人肉”,诗人用“獐鹿非不甘”这一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老虎捕猎的情景。而老虎之所以捕猎,并不是因为它贪图食物,而是因为它妄自猜测要吃人,这种心态使得老虎更加危险。
    诗人通过描绘老虎的日夜潜伏,进一步揭示了它的危险性。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它总是潜伏于树林之中,随时准备对人们进行攻击。
    中间四句“朝亦伏林间,暮亦伏林间,将军不敢射,何况恶少年”,进一步强调了老虎的可怕之处。在这里,诗人以将军不敢射老虎来突出老虎的凶猛,而更甚者是一些恶少年也敢对老虎出手,这无疑增加了老虎的危险性。
    最后两句“东海杀黄公,山嵎逐冯妇。牛哀导我前,左飞踞我后”,则以东海中的黄公和山中的冯妇为例,进一步证明了老虎的可怕。这些例子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足以证明老虎的凶猛。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对老虎产生恐惧,反而认为老虎是不可一世的。他用“雄豪安可常”来形容这种状态,意思是说英雄豪气不能长久,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告诫人们要时刻警惕生活中的危险,不要轻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气的看法,认为这种精神虽然值得赞美,但也不能盲目自信,而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