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持作帕,素练持作巾。
何必合衾帱,始为同心人。
宋氏有女典,生长蔚州之野、西崖之山,年纪十五馀,许配千字村。
村民兰州厮,大义结夫妇。
忽登泰山箓,人寿不得久。
女方晒谷闻之声悲哀,长跪告父母,儿当从黄泉下,信誓旦旦不可乖。
父母向女言,尊章尔未事。
慎勿捐形躯,相保亲父子。
各各还室中,涕泪终不止。
月正三十日,其日二十三。
白日从东来,奄忽堕西南。
阖门夜无人,女向空庭坐。
揽我素练巾,接彼红罗帕。
徘徊寝室旁,自挂中门下。
父母启视哽咽不得言,观者四方至,叹息日暮还。
童童㟝嵝侧,乃有松柏林。
谁言寸草荄,乃有松柏心。

宋烈女行(乙巳):红罗持作帕,素练持作巾。

何必合衾帱,始为同心人。

宋氏有女典,生长蔚州之野、西崖之山,年纪十五馀,许配千字村。
村民兰州厮,大义结夫妇。
忽登泰山箓,人寿不得久。
女方晒谷闻之声悲哀,长跪告父母,儿当从黄泉下,信誓旦旦不可乖。
父母向女言,尊章尔未事。
慎勿捐形躯,相保亲父子。
各各还室中,涕泪终不止。
月正三十日,其日二十三。
白日从东来,奄忽堕西南。
阖门夜无人,女向空庭坐。
揽我素练巾,接彼红罗帕。
徘徊寝室旁,自挂中门下。
父母启视哽咽不得言,观者四方至,叹息日暮还。
童童㟝嵝侧,乃有松柏林。
谁言寸草荄,乃有松柏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宋代一位女子的生平和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与命运。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被迫接受婚姻安排,但内心却对爱情充满向往。在面对家族和社会的压力时,她选择了以死抗争,表现出一种悲壮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诗中多次提到“红罗”和“素练”,象征着女子的纯洁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如同这两样物品一样易碎。而“何必合衾帱,始为同心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爱情的看法,认为真正的爱情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共鸣。

诗中还描绘了女主人公在绝望中选择自杀的场景,以及家人对她的悲痛和无奈。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命运的残酷压迫。

宋烈女行(乙巳)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悲剧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古代中国女性地位和命运的作品。它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展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苦难和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性别平等和人权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