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购墨妙,摹自万岁通天年。
自从靖康乱,人间始睹真迹传。
百年以来藏项氏,年时记得曾开视。
虽无乌衣四七人,尚有金轮十三字。
若非薛稷钟绍京,安能运腕如天成。
银钩虿尾细豪发,悬针垂露纷纵横。
表上中书敕开宴,九宾咸列武成殿。
题扇书裙恍再逢,看朱成碧谁能辨。
由来神物难久留,昨日之日忽我遒。
留题已入他人室,想像空深异代愁。
王郎生长山阴县,弱年通籍金闺彦。
赠我盈盈尺素书,君家胜迹重相见。
出门澒洞风尘多,愿置怀中字不磨。
试将射的仙人鹤,笼作山阴道士鹅。

注释与赏析:

  1. 诗题及作者
  • 《万岁通天帖歌赠王舍人(庚子)》。此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乐府》。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为主。
  1. 诗句释义
  • “千金购墨妙,摹自万岁通天年。” 这句话意味着用重金购买的优质墨水,用来模仿古代书法大师的作品,其风格如同“万岁通天”那样宏伟壮观。
  • “自从靖康乱,人间始睹真迹传。” 这句表达了自靖康之变为起,许多珍贵的书法作品开始流传于世,让人们得以欣赏这些真正的书法艺术。
  • “百年以来藏项氏,年时记得曾开视。” 这句话讲述了从宋朝以来,历代收藏家珍藏着许多由项元汴所保存的珍贵书法作品。他们时常会展示这些作品,让人欣赏。
  • “虽无乌衣四七人,尚有金轮十三字。” 这句话表示即使没有像唐代文人那样的四十七个好友共同欣赏书法,但依然有像金轮十三位这样的书法大家能够理解和赞赏。
  • “若非薛稷钟绍京,安能运腕如天成。” 这句话赞扬了书法家薛稷和钟绍京的技艺,他们的书法技艺高超到几乎像是自然形成的一样。
  • “银钩虿尾细豪发,悬针垂露纷纵横。” 描述了书法家笔下的钩状笔画和尾巴状笔画都非常精细,线条流畅且错综复杂。
  • “表上中书敕开宴,九宾咸列武成殿。” 这里指的是皇帝下令召集群臣,在武成殿举办宴会来庆祝某事。
  • “题扇书裙恍再逢,看朱成碧谁能辨。” 这句话表达了通过题扇和书裙的书法可以让人仿佛再次遇到旧友,而这种变化的颜色(红转蓝)更是难以辨认。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名家书法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中的比喻和描绘也生动地展示了书法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又表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 通过对古代书法作品的赞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古人技艺的敬仰,也反映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理解。这种独特的审美观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