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生好画兼好诗,昨朝和我春游词。
临风一曲歌未已,恼杀城南轻薄儿。
城南游女明珠佩,青翰舟中时并载。
生也经营意匠新,纤纤貌出当风带。
明眸皓腕倚芳丛,修短秾纤思不同。
飞燕忽教辞汉殿,西施不见入吴宫。
尤长花鸟工没骨,染草萦沙细如发。
蝴蝶麻姑五色裙,蟠桃汉帝千年核。
新制齐纨更可怜,明朝催送下江船。
烦君画作相思树,出入怀中敢弃捐。

赠沈(辛丑)

沈生好画兼好诗,昨朝和我春游词。

临风一曲歌未已,恼杀城南轻薄儿。

城南游女明珠佩,青翰舟中时并载。

生也经营意匠新,纤纤貌出当风带。

明眸皓腕倚芳丛,修短秾纤思不同。

飞燕忽教辞汉殿,西施不见入吴宫。

尤长花鸟工没骨,染草萦沙细如发。

蝴蝶麻姑五色裙,蟠桃汉帝千年核。

新制齐纨更可怜,明朝催送下江船。

烦君画作相思树,出入怀中敢弃捐。

【注释】

1、赠:赠送。辛丑:农历辛丑年,即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

2、沈生:指作者的朋友姓沈的青年。

3、好画兼好诗:爱好绘画和诗歌。

4、昨朝:昨天。

5、春风游:春日里郊游。

6、曲:歌。

7、恼杀:使……恼怒。

8、城南:古时长安城南为市,此处泛指城市。

9、薄:轻视,看不起。

10、经营:构思设计。

11、纤纤:纤细而美丽的样子。

12、不同:不一样。

13、飞燕:古代美女名。

14、西施:古代美女名。

15、尤长:特别擅长于。

16、花鸟:指画的内容,这里指绘画中的花鸟人物。

17、没骨:国画的一种技法,用墨线勾勒,不用颜色。

18、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19、蟠桃:神话传说中的仙果。

20、齐纨:洁白的丝织品。

21、催送:催促。下江船:指将所画之物送往江南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95年(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当时诗人在长安做官,其友人沈某来长安与杜甫相会,二人一同赏春游,饮酒赋诗。这首诗就是诗人对这位朋友的题赠之作。

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韵,首二句写沈生与自己一起赏春游的情景,第三四两句写沈生的歌才出众,令城中轻薄子弟为之恼怒,最后六句赞美沈生擅长画花鸟人物,以及他的其他技艺,并嘱咐他画下相思树寄给他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沈生好画兼好诗,昨朝和我春游词”描写了两位好友相聚的情形。沈生不仅善于绘画,而且精通诗歌,他们昨日一同出游赏春,吟诗作乐,十分惬意。

三、四两句“临风一曲歌未已,恼杀城南轻薄儿”描绘了沈生歌声美妙动听,以至于让城里轻浮的人感到厌烦。这里的“恼杀”一词,既写出了歌声之美妙,又表达了诗人对轻薄之人的鄙夷之意;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高度赞赏和喜爱之心。

接下来两句“城南游女明珠佩,青翰舟中时并载”则描绘了沈生与一位游女相遇的情境。她佩戴着珍贵的珍珠,乘坐着华丽的船只,与沈生同乘一条船,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浪漫与诗意。

第五句“生也经营意匠新,纤纤貌出当风带”,则是赞扬了沈生的才华横溢,他的绘画作品新颖独特,如同美人的风姿一样令人瞩目。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沈生的作品比作美人的风姿,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沈生的艺术造诣之高超。

第六句“明眸皓腕倚芳丛,修短秾纤思不同”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游女的美貌与气质,她的眼睛明亮如星,手腕纤细似玉,倚靠在芬芳的花丛之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游女外貌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她的魅力与风采。

第七句“飞燕忽教辞汉殿,西施不见入吴宫”则运用了典故,暗示游女可能并非真正的绝世佳人。这里以飞燕和西施为例,分别代表了汉代和吴国的美女代表,而游女似乎只是其中之一,没有达到她们那样的高度。这种对比手法既增加了诗句的意境,又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游女的独特见解。

第八句“尤长花鸟工没骨,染草萦沙细如发”则赞美了沈生擅长画花鸟人物的技巧,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没骨法,使得画面中的花卉栩栩如生,仿佛真的生长在大自然中。此外,他还擅长于描绘草木和流水等细节,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两句“蝴蝶麻姑五色裙,蟠桃汉帝千年核”继续赞美沈生的才华和技艺。这里以蝴蝶和麻姑为例,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的神秘色彩,而他所画的五色裙和蟠桃核则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底。这些元素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

第九句“新制齐纨更可怜,明朝催送下江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将所画的画卷作为礼物送给友人,希望他能将其珍藏并时常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期待早日收到画卷的愿望,以便更好地珍藏这份珍贵的友谊。

第十句“烦君画作相思树,出入怀中敢弃捐”则是对友人的叮嘱和鼓励。诗人希望他不要因为一时的情感变化而丢弃这幅画卷,而是要时刻珍藏它,让它成为自己心中最宝贵的财富。这句诗充满了深情和关切,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信任与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