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空好游,五岳未登一。
玉女青童笑向人,问君婚嫁何时毕。
朅来四月西湖边,兴尽却返山阴船。
馀杭春酒亦不恶,醉来只向垆头眠。
宛陵施夫子,贻我观海篇。
吴歈会吟不足听,高张齐瑟縆朱弦。
我歌且谣未终曲,风雨秦松振崖谷。
天鸡叫罢榑桑枝,群飞海水摇空绿。
东临杰阁观蓬莱,瀛洲草暖浮烟开。
丹田玉阙了可睹,空中照曜金银台。
齐三士,鲁两生,由来此地才华盛。
我欲从公问姓名,更寻徐市寻仙去,亲向蓬莱采药行。
观海行赠施学使(辛丑)
吾生空好游,五岳未登一。
玉女青童笑向人,问君婚嫁何时毕。
朅来四月西湖边,兴尽却返山阴船。
馀杭春酒亦不恶,醉来只向垆头眠。
宛陵施夫子,贻我观海篇。
吴歈会吟不足听,高张齐瑟縆朱弦。
我歌且谣未终曲,风雨秦松振崖谷。
天鸡叫罢榑桑枝,群飞海水摇空绿。
东临杰阁观蓬莱,瀛洲草暖浮烟开。
丹田玉阙了可睹,空中照曜金银台。
齐三士,鲁两生,由来此地才华盛。
我欲从公问姓名,更寻徐市寻仙去,亲向蓬莱采药行。
【注释】
吾生:我生。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等名山。未登一:还未攀登上一座。
玉女:美女,仙女;青童:神话传说中指东方朔。笑向人:笑着对人。
朅(qi爵),同“岂”,难道的意思。四月:农历四月。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兴尽:兴致已尽。返:回去。山阴:指浙江绍兴的山阴县。
馀杭:即杭州,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春酒:春酿的美酒。亦:也。
不:通“否”。
吴歈:指吴地的音乐。会:合在一起。吟:吟诵。不足听:不值得一听。
《齐风》、《豳风》:都是西周初期的诗歌,是《诗经》中的两个组成部分。《齐风》、《豳风》的乐调高张,音律凄厉,与《吴歈》的柔和舒缓形成鲜明对比。《齐风》、《豳风》又称《国风》。
余:通“欤”,句末语气词。丹田:指脐下部位,为气聚处。玉阙:天上宫殿的美称。了:完,全。
《列子·黄帝》说:古时尧帝曾命方术之士容成公作《易经》(也称《周易》),并作《连山》占卜,又作《归藏》,后又有《周易》和《连山》。《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鲁国的太史过评论春秋时期鲁国君主季孙氏和孟孙氏,说:“国君之德没有达到最高境界,而国家也没有出现贤能的人。”这里以鲁两生比喻施学使,意谓你才思敏捷,但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
我欲从公问姓名:我想询问你的姓名。从:跟从。公:尊称。
徐市:即徐福,秦始皇派他出访海外仙人寻求长生不死之药。仙:神仙。
蓬莱:传说中的神山之一。古代传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东海之中。
丹田:人的肚脐以下的部位。玉阙:天宫的美称。
《列子·汤问》说:“有神人乘云车驾白鹿造入天地之间,天地为之久低。”这里以丹田比喻天宫的所在地。
金台:指昆仑山上的瑶池,传说是神仙聚会的地方。
齐三士:指齐国的三位贤士。《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禹问之曰:‘何故而为此乎?’”三士,泛指三位贤者。
鲁两生:指鲁国人孔子及其弟子颜回、子贡等。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给施学的一首诗。首联“吾生空好游,五岳未登一”二句自谦平生爱好出游,虽登上了五岳之一,但尚未游览完所有名山大川。“玉女”二句写自己登山赏景,看到美丽的山水风光,不禁发出感慨:“问君婚嫁何时毕?”诗人想借游览山水的机会向施学使打听婚姻的事,但施学使似乎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一笑置之。次联“朅来四月西湖边”四句写自己来到杭州西湖游玩,兴致勃勃到了极点之后,又回到了山阴(今绍兴)的船上。“馀杭”三句写诗人来到杭州后,品尝了当地美味的春酒,便在酒馆里睡着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杭州美食的喜爱之情。“宛陵”二句写诗人游览宛陵后,写下了一篇观海的文章,寄给了施学使。“吴歈”二句写作者在吴地(今江苏一带)听到吴地的音乐,觉得不合口味,认为不如齐地的音乐高雅。“我歌”二句写作者唱起歌来,歌声嘹亮,把风雨中的秦岭山中的松树都震醒了,好像它们都在为作者鼓掌喝彩。“天鸡”二句写作者听到天鸡报晓的声音后,就爬上桑枝打盹儿睡觉了。“群飞”二句写看到一群飞鸟掠过海面,使波涛动荡起来。“东临”二句写作者站在东边的楼阁上远眺蓬莱山,看到那里云雾缭绕,仿佛一片仙境。“丹田”二句写作者看到天宫所在地的丹田,好像可以看得见它的影子,又好像可以听到它发出的音响。“齐三”二句写齐地的三位贤士以及鲁地的两位学者都是很有学问的。“我欲”二句写作者想跟随施学使去拜访他,向他请教姓名。“更寻”二句写作者还想去找徐市寻找仙人去求得长生不死之药。“亲向”一句写作者想去蓬莱山亲自采摘草药。这首诗前四句写了诗人游览名山大川的情景,后六句写诗人游览江南风景名胜的感受和愿望。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壮阔,富有生活气息和浓厚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