唼唼重唼唼,鸳鸯随野鸭。
谁家可怜窈窕娘,容颜精妙难意量。
大姑生儿仲姑嫁,小姑独处犹无郎。
媒人登门教装束,黄者为金白者玉。
阿婆嫁女重钱刀,何不东家就食西家宿。

【注释】

  1. 嫁女词: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通常描述新娘的美貌、婚事的盛况等。
  2. 唼唼:形容水流声音。
  3. 鸳鸯随野鸭:比喻新娘和新郎如同鸳鸯般和谐。
  4. 谁家:指哪家。
  5. 窈窕娘: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6. 大姑生儿仲姑嫁:指大姑生了孩子,仲姑则出嫁了。
  7. 小姑独处犹无郎:指小姑独自一人,还没有结婚的对象。
  8. 媒人登门教装束:媒人说媒时,教导新娘如何打扮。
  9. 黄者为金白者玉:指新娘的妆容要像金子一样珍贵。
  10. 阿婆:对年长的婆婆的称呼。
  11. 重钱刀:指在婚礼上,新娘要花费很多钱财来打扮自己。
  12. 何不东家就食西家宿:意思是为什么不选择东家或西家,而是选择在自己家中举办喜宴,这样更经济实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新娘出嫁场景的古诗。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新娘的美丽与出嫁的喜悦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婚姻习俗的独特魅力。
    诗的开头“唼唼重唼唼,鸳鸯随野鸭。”描绘了新娘出嫁时的热闹场景。这里“唼唼”是模拟水流声音的词语,形容水流声连绵不绝。接着,诗人以“鸳鸯随野鸭”比喻新娘如同美丽的鸳鸯一般,与新郎相伴出嫁。
    诗人描述了新娘的容貌:“谁家可怜窈窕娘,容颜精妙难意量。”这句话表达了新娘的美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用“窈窕”来形容她的身材修长,“精妙”表示她的容貌非常精致。
    诗人描绘了新娘的婚姻生活:“大姑生儿仲姑嫁,小姑独处犹无郎。”这句诗描述了大姑生了孩子,仲姑出嫁了,而小姑依然独自等待丈夫。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婚姻的期望。
    诗人描述了新娘出嫁的准备过程:“媒人登门教装束,黄者为金白者玉。”这句话的意思是媒人来到新娘家中教她如何打扮,强调了新娘妆容的重要性。
    诗人表达了对新娘出嫁的看法和建议:“阿婆嫁女重钱刀,何不东家就食西家宿。”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新娘能够在自己的家中举办婚礼,那么会更加节省费用。
    这首诗通过对新娘出嫁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婚姻风俗和女性地位的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新娘的幸福与喜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