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西郭门,遥望北郭路。
里胥来捉人,县官一何怒。
县官去,边兵来,中流箫鼓官船开。
牛羊橐驼蔽原野,天风蓬勃飞尘埃。
大船峨峨驻江步,小船捉人更无数。
颓垣古巷无处逃,生死从他向前路。
沿江风急舟行难,身牵百丈腰环环。
腰环环,过杭州,千人举棹万人讴。
老拳毒手争驱逐,慎勿前头看后头。
【注释】:
- 步出西郭门:走出城西的城门。
- 遥望北郭路:远望北面的官道。
- 里胥来捉人:县里的差役来捕捉百姓。
- 一何怒:多么愤怒啊。一何,多么的意思。
- 边兵来:边塞的军队来了。
- 中流:江中央。
- 箫鼓:古代军乐,此处形容边塞军队的威猛。
- 牛羊橐驼:指牲畜。
- 蔽原野:遮盖了原野。
- 天风:天空的风。
- 蓬勃:旺盛的样子。
- 峨峨:高大的样子。
- 驻江步:停泊在江边。
- 腰环环:形容腰身被紧紧系住。
- 杭州:今杭州一带。
- 千人举棹万人讴:形容场面盛大,歌声四起。
- 老拳毒手:指粗暴的行为,毒害的手段。
- 慎勿前头看后头:不要只顾前面,不顾后面。
【译文】:
我刚刚离开城西的家门,远远地眺望着北面的官道。
县里的差役来捉人,县官十分生气。
县官一走,边兵就来,江中心传来了战鼓号角声。
牛、羊、骆驼等牲畜遮蔽了原野,大风呼啸吹起了飞扬的尘土。
大船高大地停在江边,小船络绎不绝,不断有人被捉。
破败的城墙和古老的巷子让人无处躲避,生死之路只能向前。
沿江的风势很大,船只难以行驶,人们被紧紧束缚在腰间。
腰部缠绕的绳索一环一环,越过杭州,成千上万的人挥舞桨橹,高歌。
粗鲁凶狠的人们争相驱逐我们,千万不要回头看,只看前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丁亥年(公元867年左右)赴任宣州从事期间所作。诗中描述了作者被县官差役抓捕的经历,以及随后遭遇边兵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开篇就描绘了作者刚离开城西门,远望北面官道的景象。这种视角的选择,让读者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焦虑和迷茫。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被县官差役抓走的情境,以及县官因此愤怒的情绪。这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即官府对百姓的压迫和不公。
诗歌进入第二段。这里描述了边兵的到来和中流击鼓的场景。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边疆的军事活动,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同时,诗歌中的“牛羊橐驼蔽原野”和“天风蓬勃飞尘埃”,生动描绘了边塞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三段进一步展开,诗歌描绘了大船上挤满人的场面,以及小船络绎不绝地运送被抓的人。这一部分反映了战争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同情。
最后一段则是全诗的高潮。在这里,诗人用“沿江风急舟行难,身牵百丈腰环环”来形容自己的困境,同时用“千人举棹万人讴”来描绘当时热闹的场面。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更加强调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助。结尾处,诗人以“慎勿前头看后头”作为点睛之笔,表达了自己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恐惧。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的强烈感受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歌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后人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