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花对酒五蟾蜍,此去邮签万里馀。
湖水东西仙令宅,帆樯来往海人墟。
炎洲雨过香蕉子,夜枕潮回徙鳄鱼。
后会竹林期莫定,相思天末意何如。

【注释】

檐花:檐上的花朵。五蟾蜍:即五色蟾蜍,传说中一种能吐水珠的灵物。邮签:古代传递书信用的竹筒。蕉子:香蕉。徙鳄鱼:指海潮退却后留下的鳄迹。后会:以后相会。竹林:这里泛指南海。

【译文】

檐上花儿对酒五蟾蜍,从此一别相距万里馀。

湖水东西仙令家宅,帆樯来往海人墟市。

炎洲雨过香蕉子,夜枕潮回徙鳄鱼。

后会竹林期莫定,相思天末意何如。

【赏析】

周彦章《送周二之海阳》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写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兼管海军时,周彦章为徐州通判。周彦章是苏轼的友人,他为人慷慨豪爽,与苏轼交往甚密。苏轼有《次韵彦章见赠》诗云:“平生交旧少,谁似君来前。我贫君不弃,我老君怜怜。”可见二人友谊之深厚。

首句“檐花”二字起得突兀,但读全篇,又觉自然入画。因为诗人正是从“檐花”写起,才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夏日黄昏,当西斜的太阳照在屋檐的花枝上,那串串晶莹的露珠滴在花叶上,发出晶莹的声响,犹如一串珍珠落在玉盘上。而此刻的诗人正坐在书房里,对着桌上的酒杯,举杯邀月,对饮自酌,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正与友人在书房里对饮,突然听到檐上的花枝滴下晶莹的露珠的声音,于是抬头一看,原来是五个五色蟾蜍正对着诗人在吐水珠。这时诗人忽然想到自己要远行去海阳(今山东海阳)了,不知这次离别后何时才能再见面,心情十分惆怅。

第二句“此去邮签万里馀”一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即将离开海阳,踏上万里征程,因此心中不免有些惆怅。这里的“邮签”指的是古代传递书信用的竹简或木片。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你离去之后,我们相隔万里,不知何日能再相见。

第三句“湖东仙令宅”,是指海东仙令宅。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八五引《临淮志》:“海东仙令府在海州东北三十里,本汉海县,晋太康三年立为海盐县,宋元嘉二十二年改为海东郡,属东海郡。”此处用典指代海东仙令府。“仙令”一词用在这里,是借用汉代东方朔的故事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据说东方朔曾做过汉武帝的侍从官。一次汉武帝命他到御花园去摘取三颗仙丹,东方朔没有去摘,而是把仙药放在衣袖里带回了家。汉武帝知道后非常生气,要治他的罪,东方朔辩解说:“这些仙药是仙人送给我的,我不能违抗命令。”汉武帝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东方朔的机智和勇敢让汉武帝对他刮目相看。这里借典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够一切顺利,早日平安归来。

第四句“帆樯来往海人墟”,是指海州一带的海上集市和渔村。帆樯往来形容船只往来如织,繁忙热闹;海人墟则指海边的渔民们聚集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即将离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这个繁忙热闹的海州海边来。

第五句“炎洲雨过香蕉子”,是指南海诸岛。炎洲即今天的海南岛。香蕉子是一种热带水果,产于我国南方地区。这里借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夜枕潮回徙鳄鱼”,是指夜晚时分,潮水涌动,海浪拍打沙滩留下的痕迹就像鳄鱼一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即将离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这片热土上来。

第七句“后会竹林期莫定”,是指将来能否再次相聚尚未可知。这里的“期莫定”意思是说未来的事情不可预料,难以预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八句“相思天末意何如”,是指远方的朋友你是否还会想起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对远方的朋友充满了思念之情。这里的“天末”指的是遥远的天边,也用来代指远方的朋友。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对远方的朋友充满了思念之情,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友情和承诺。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