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歌抚节下空江,画舸朱旗得几双。
想像戈船犹汉日,忽惊风土异乡邦。
芙蓉远水迷花渡,琥珀深杯覆酒缸。
近市青楼经乱尽,知无红粉出当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珠江午日观渡》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蛮歌抚节下空江: 在空旷的江面上,传来了少数民族的歌曲,让人不禁抚节而起。
- “蛮歌”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歌谣,“抚节”即拍手起舞。
- 画舸朱旗得几双: 有几只装饰华丽的小船和飘扬的红旗。
- “画舸”指装饰精美的船只,“朱旗”指的是红色的旗帜。
- 想像戈船犹汉日: 想象着当年汉武帝时期,用戈船运送货物的情景。
- “戈船”指的是用戈戟作为船头的武器,象征勇猛。
- 忽惊风土异乡邦: 突然感到这里的风土人情与家乡大不相同。
- “风土”指的是地方的风俗习惯,“异乡邦”意味着身处异地的感觉。
- 芙蓉远水迷花渡: 远处的水面上,荷花盛开,像是迷失了方向。
- “芙蓉”指荷花,“迷花渡”意味着花朵在渡口迷离。
- 琥珀深杯覆酒缸: 琥珀色的酒杯倒映在酒缸里,显得格外醒目。
- “琥珀”指琥珀色的液体或物体,“覆酒缸”意味着琥珀色的酒杯放在酒缸之上。
- 近市青楼经乱尽: 临近的市场里,青楼(妓院)被战乱摧毁殆尽。
- “青楼”通常指妓院,“经乱尽”表示战乱使得妓院全都被毁坏。
- 知无红粉出当窗: 知道没有美女能够出现在这窗前。
- “红粉”指的是女子,“当窗”意为站在窗户旁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珠江午日观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异域风情的感受和思考。首句“蛮歌抚节下空江”,描绘了少数民族的歌声在空旷江面上回荡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着通过“画舸朱旗得几双”展现了船上装饰华丽、红旗飘扬的画面,增添了一丝喜庆和热闹的氛围。然而,随着后两句的转折,诗人开始反思这里的风土人情与家乡的差异,以及战乱对当地的影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最后一句“知无红粉出当窗”,更是将焦点聚集到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上,通过对红粉佳人的遥想,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