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边碧瓦树灵旂,庙口明湖濯翠微。
罢听缓歌归夜月,独存丰碣对闲扉。
钱塘白马回犀弩,玉座青苔上锦衣。
保障东南功不细,祠官异代岂相违。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五言律诗。前四联分别写钱塘江口,浙江岸边的灵祠,杭州西湖上,浙江口外的钱塘江上,以及杭州西泠桥畔的吴越王墓。后一联以议论作结,赞颂了吴越王为保一方安宁而立下的功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吴越王的怀念之情。

“表忠观”: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边,是纪念吴越武肃王钱镠的庙宇,因庙内有一巨石,状似犀牛角,又称犀石观。

“城边碧瓦树灵旗”:指吴越王钱镠建的吴越国和钱王庙。

“庙口明湖濯翠微”:庙在钱塘江口之南岸,江水澄澈透明,碧波万顷,庙门正对着它,所以称为庙口水。此处用“濯翠微”形容江水清澈。

“罢听缓歌归夜月”:指钱王庙里供奉着吴越王钱缪像。

“独存丰碣对闲扉”:指钱王墓。

“钱塘白马回犀弩”:传说中孙权曾派将军吕蒙、潘璋去征讨黄祖,黄祖乘大船十余艘载美女入江,孙权令潘璋、吕蒙各持强弓硬弩,乘白马数十匹,绕江追击。孙权亲自督战,潘璋、吕蒙追至夏口城下,黄祖败走,遂夺虎威,斩其首于帐下。孙权因此得名“虎威”。这里借以赞扬孙权的勇猛精悍。

“玉座青苔上锦衣”:指孙权曾穿着绣有金龙图案的锦袍,坐在雕饰华丽的宝座上。

“保障东南功不细”:指孙权为保卫江东地区,建立吴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祠官异代岂相违”:指孙权虽然已经去世,但吴国历代皇帝都对他十分崇敬。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五言律诗。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绘吴越王灵祠、浙江岸边、西湖、西泠桥畔等景物来表现吴越王的功绩;诗的后半部分则直接赞美了吴越大王的丰功伟绩,并表达了对吴越大王的敬仰之情。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语言洗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