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归当岁晏,木落遍江潭。
作客应相忆,离群自不堪。
阴风连晦朔,寒日下西南。
早晚依同病,穷愁意亦甘。
【解析】
此诗首联,诗人在岁暮时思念家乡。“怀归”二字点明主旨,是全诗的线索。诗人以“当岁晏”起兴,用“木落遍江潭”,写岁末景色,烘托思归之情。
颔联,诗人在异乡为客,难免有孤独之感。“应相忆”承上启下,表明自己思念家国;“离群自不堪”承上启下,表明自己思乡之愁。
颈联,写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阴风连晦朔”承上启下,说明寒夜的寒冷;“寒日下西南”承上启下,说明诗人身居异乡,身处异地,孤寂凄凉。
尾联,诗人抒发了对同病之人的同情之情。“依同病,穷愁意亦甘”。诗人以“同病”为由,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之情。“穷愁”一词概括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答案】
寄家孝廉(庚寅)
怀归当岁晏,木落遍江潭。
作客应相忆,离群自不堪。
阴风连晦朔,寒日下西南。
早晚依同病,穷愁意亦甘。
注释:
①“孝廉”指汉朝的一种选官制度,汉代举荐人才的主要途径。汉文帝时曾下令郡国推选孝、廉各一人,称为“孝廉”。后世遂以孝廉作为举荐人才的美称。
②“岁晏”指岁暮。
③“木落”指树叶落尽。
④“江潭”泛指江河湖泊。
⑤“作客”指做客。这里指作者被贬谪到外地。
⑥“相忆”指相互思念。
⑦“离群”指离开群体。
⑧“依同病”指因共同的遭遇而互相同情。
赏析:
《寄家孝廉》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后两句为第二段。这首诗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因避安史之乱,由华州(今陕西渭南县)赴奉先(今属陕西)探亲,途经长安时写给远在他乡的好友严武的。当时,严武任成都尹,正想请杜甫入幕任职。
诗的开头两句,即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在岁暮之时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怀归”二字点明主旨,是全诗的线索。诗人以“当岁晏”起兴,用“木落遍江潭”,写岁末景色,烘托思归之情。
中间四句,抒发了作者在异乡做客的孤独感及由此而生的思乡之情。“作客应相忆”,承上启下,表明自己思念家国;“离群自不堪”,又承接上句,说明自己因身处异地,孤寂凄凉。
抒发了对同病之人的同情之情。“依同病,穷愁意亦甘”,诗人以“同病”为由,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之情。“穷愁”一词概括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表现了诗人的旷达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与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