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飞鹊架银河,才值佳期瞥眼过。
人世每虞欢会少,仙家转喜别情多。
针穿彩殿空临月,瓜祭琼筵未有梭。
不解天孙愚弄意,平明还问巧如何。

【注释】

  1. 年年飞鹊架银河:每年七夕,有喜鹊搭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传说。
  2. 才值佳期瞥眼过:刚刚到了七夕节这个美好的时刻,却匆匆而过。
  3. 人世每虞欢会少:人间常常担心欢聚的日子很少。
  4. 仙家转喜别情多:而仙人们则更喜欢别离的情感。
  5. 针穿彩殿空临月:织女用金针刺穿了五彩斑斓的宫殿,面对着明月。
  6. 瓜祭琼筵未有梭:在祭祀的瓜果宴席上,没有剪刀。
  7. 不解天孙愚弄意:不理解天上的织女为什么会这样愚弄人。
  8. 平明还问巧如何:天快亮了,我还想知道巧手姑娘的手艺怎么样了。
    【赏析】
    此诗以七夕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对美满姻缘的殷切期盼。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首联“年年飞鹊架银河,才值佳期瞥眼过”描绘了七夕之夜,喜鹊纷纷搭起银河桥梁,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相会的场景。这里的“银河”既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传说中的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意和浪漫色彩。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一美好时刻的珍惜,以及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和向往。
    颔联“人世每虞欢会少,仙家转喜别情多”则是对人间与仙界的不同情感状态进行对比。人世间常常担忧欢聚的时光难以持久,而仙界则更加珍视离别的情感。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间与仙界之间差异的思考。
    颈联“针穿彩殿空临月,瓜祭琼筵未有梭”进一步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热闹景象。织女用金针刺穿了五彩斑斓的宫殿,面对着明月,准备开始她的节日活动;而人间则在祭祀的瓜果宴席上,没有剪刀来剪断丝线,显得有些遗憾。这里既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热闹氛围,又体现了人间与仙间的异同之处。
    尾联“不解天孙愚弄意,平明还问巧如何”则是对整个故事的寓意进行了总结。诗人认为,织女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出于一种“愚弄”或“捉弄”的意思,即通过这种方式来考验和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而在天亮之前,诗人还想问一问这位巧手姑娘的手艺如何,体现了他对这一传统习俗的好奇和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之夜的描述和对传统习俗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对于爱情、婚姻和文化传承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