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淇园竹,雪霜不能侵。
干云挺直节,溽暑生秋阴。
结实邀丹凤,待月调素琴。
忽为斗筲用,披枝伤起心。
呜呼斗筲非其任,愿为樊篱卫竹林。
春雷美箭长森森,配以繁弱镞以金,作贡王国威八纮。
青青的淇园竹子,雪霜不能侵害。
高耸入云挺直节,酷暑生起秋天的阴。
结出果实招来丹凤,等待月亮弹奏素琴。
忽然被用来斗筲器,伤心折断心肠。
唉呀斗筲不是它的职责,愿做樊篱保卫竹林。
春天雷声美箭长森森,用繁弱箭羽装饰矛头配以金,向王国贡献威八纮。
青青淇园竹,雪霜不能侵。
干云挺直节,溽暑生秋阴。
结实邀丹凤,待月调素琴。
忽为斗筲用,披枝伤起心。
呜呼斗筲非其任,愿为樊篱卫竹林。
春雷美箭长森森,配以繁弱镞以金,作贡王国威八纮。
青青的淇园竹子,雪霜不能侵害。
高耸入云挺直节,酷暑生起秋天的阴。
结出果实招来丹凤,等待月亮弹奏素琴。
忽然被用来斗筲器,伤心折断心肠。
唉呀斗筲不是它的职责,愿做樊篱保卫竹林。
春天雷声美箭长森森,用繁弱箭羽装饰矛头配以金,向王国贡献威八纮。
【注释】 庚戌:唐德宗贞元八年(792)。下第:科举考试落选。 沈:指沈阳。陈监:即陈羽,曾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掣(chè)洪绪:即陈洪,时任御史中丞。 杜少陵:指杜甫。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 禁林:宫中的树林。珊瑚玉树:形容树木高大茂密。森森:草木茂盛的样子。 辽阳:今辽宁辽阳,当时属东北边境重镇。雀:指辽东地区。辽阳雀去千里,言辽阳离京城辽阳较远。 关塞:指山海关。云深九夏阴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景,颔联两句抒怀。颔联“留题”句点明题咏的缘由,而尾联则是诗人对前文所抒之志的一种升华。全诗语言朴实,风格苍凉。 “和唐亦亭访高子水居韵”,这是一首和诗,即和唐亦亭的诗。唐亦亭是当时名士,他与诗人陈子龙有交往,陈子龙很欣赏他的诗作。 “陈迹荒凉谁阐幽”,“陈迹”:古迹、遗迹。“阐幽”:解释深奥的道理。“谁阐幽”:谁又能阐释深奥的道理。这一句说
校刊光禄我素公集纪事赠惠生族兄二首 其二 东林谈道西林隐,数典常嗟不嗣音。 清秩两京留史传,齐名七子剩歌吟。 弇山记蚀螭虬毁,风树楼虚樵采侵。 念祖惟兄意犹切,好培兰玉继缨簪。 注释: 东林、西林:指东林寺、西山寺。东林寺在南京(古称建康),西山寺在苏州虎丘。 数典:引用典故,典出《论语·八佾》:“天子建天子宫,诸侯立后稷祠,所以敬其始也。”不嗣音:没有继续下去的意思。 两京:指京城和外地。
【注释】 校刊光禄,指在光禄寺校勘书籍。光禄寺,官署名,唐代始置,宋代沿袭,元代改设集贤院。宋光禄寺掌图书文物之收藏、整理和典领,长官为光禄寺卿,副长官为少卿。旧时称光禄寺卿为“素公”或“素庵”。我素公集,即《我斋类稿》,指作者的文集。纪事,即记录事迹。惠生族兄,作者的族兄名惠生。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作。 【译文】 江南理学名家,富贵如浮云不足夸。 亲手书写的经书几卷,牙签印成的典籍泽润无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观点的理解。 “千茎黑发堕京尘,病体还留见老亲”,诗人因病不能远行,只好留在故乡。看到京城的繁华景象,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有感而发。这两句是写诗人因疾病滞留故乡,目睹京都繁华盛况而产生的感慨。“千茎”指头发多如千茎丝般,“黑发堕京尘”比喻自己年老体衰。这两句诗运用拟人手法,把诗人的头发比作千茎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滞留京师的情景。“幸慰倚庐归海角
庚戌下第就沈阳陈监掣洪绪聘出山海关用杜少陵秋兴八首韵 其二 东复东来驿路斜,雄关遥界两京华。 人无缩地长房术,车作浮天博望槎。 夜月明时听夜柝,秋风起处响秋笳。 园书日日经河洛,吐尽游鱼碎玉花。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不详,题目为“用杜少陵秋兴八首韵 其二”,这是在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甲子中秋:这是诗的标题,指的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 关键词:“甲子”指代日期(农历),“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满月。 2. 羁身姑孰又中秋:这里描述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官职或其他原因)暂时被关押或限制在姑孰地区,再次遇到中秋佳节。 - “羁身”意为被囚禁、受限制。 - “姑孰”可能是一个地名,具体位置未详,但在这里可能表示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
注释: 1. 庚戌下第就沈阳陈监掣洪绪聘出山海关:我因为考试不中,被贬谪到沈阳,于是陈监掣洪绪邀请我出山海关。 2. 杜少陵秋兴八首韵:杜甫的《秋兴八首》诗中有“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等名句,所以我借用了这些诗句的韵律。 3. 其七:这是第七次写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沈阳时所作,他用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诗句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千岩万壑出天功,环绕神京山海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首句:“庚戌下第就沈阳陈监掣洪绪聘出山海关。” - 庚戌年,指乾隆庚戌年,也就是1780年。下第,指的是科举考试落榜,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未中。陈监掣洪绪,可能是诗人的好友或者同乡,名叫陈监掣洪绪的人邀请诗人出来做官。 - 次句:“用杜少陵秋兴八首韵其六。” - 杜少陵,指的是杜甫(Du Fu),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所作的一组诗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思量往事总残棋,行路闲关岂足悲。 - 注释:回想过去的事情就像下了一局未完的象棋,行走在人生旅途中,那些无关紧要的挫折和失败又有何值得悲哀呢?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淡泊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挫败,也不应过分悲伤。人生如棋,每一步都可能是未来的关键。 2. 孤行有城余古迹,临榆设险到今时。 - 注释:独自前行时,我仍然能感受到那座古城的遗迹
译文: 避开喧嚣来到僻静的小路,栖息在傍边的山崖。 山洞排开松树成为窗户,烟萝环绕着竹制的斋室。 云雾消散空谷显得昏暗,春天到来满林景色迷人。 石道延伸凌驾于碧波之上,留下题诗寄托我的情怀。 --- 赏析: 首句:“避嚣来僻径” - 注释: “避嚣”指的是避免嘈杂和喧嚣;“僻径”则是指偏僻、人迹罕至的小道。 - 分析: 此句通过“避嚣”、“僻径”两个词,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佳节今犹昔,登高兴不侔。” - 注释: 佳节通常指值得庆祝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今犹昔意为今天和过去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登高是指到高处去,这里特指登胶山。高兴与前文的“登高兴”相对应,表示虽然节日依旧,但心情与往年不同,可能因故或环境的变化而感伤。 - 赏析: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节日虽在但心情已变的感受,反映了人对节日变迁的敏感和深刻感受。 第2句
重九登胶山有感二首 其二 万玉山亭废,梵宫故处幽。 攀岩寻旧迹,省墓念前修。 箕踞旃檀地,空怀枫树楼。 残碑方读罢,归晚一天秋。 注释: 1. 万玉山亭废:形容万玉山亭废弃已久。万玉山亭是一座位于山上的亭子,因而得名。 2. 梵宫故处幽:梵宫是佛教寺庙的名称,故处指的是曾经居住、修行的地方,这里表示曾经有一个佛教寺庙。幽表示偏僻、寂静。 3. 攀岩寻旧迹:攀爬山岩,寻找过去的遗迹
诗句释义与翻译: 人生不如石,静默得自如。 注释: - "人生不如石" 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不经久的感慨。 - "静默得自如" 描绘了生命的静态美,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平静状态。 林泉忘饥渴,天地为蓬庐。 注释: - "林泉" 指山林间的清泉,常用来比喻隐居之所。 - "天地为蓬庐" 形容诗人像蓬草一样,虽然身处尘世,却能享受自然的恩惠。 点头听说法,守介耽幽居。 注释: -
【注释】 1、天书:天上的诏书。玉皇:玉清宫的主宰,是道教中最高的神。这里指皇帝。奉:献给。双悬:两挂。日月:喻指太阳和月亮。这里指日月之光。借:凭借。黎光:黎民百姓,指平民百姓。 2、千金:指时间。一刻:一刹那,即短暂的时间。春难买:春天的时间难以购得。 3. 付与:给予。斯文:文人学士。著作郎:官名。唐时为集贤院校修撰官。 【赏析】 这是一首以“文”代“武”的咏物诗。诗人用夸张的手法
注释: 堪笑庄生与俗投,任人呼马又呼牛。 庄子被世人嘲笑,他像任人驱使的马和牛一样。 骥黄骍角由天产,岂为盐车牧笛谋。 千里良驹的角都是天生的,难道是为了给盐车驱赶而谋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官场受挫后抒发感慨之作。全诗通过咏怀古贤庄周,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堪笑庄生与俗投”,意为嘲笑庄子投靠世俗,与世无争。这里的“投”字有双重含义,既指投奔,也指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