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石,静默得自如。
林泉忘饥渴,天地为蓬庐。
点头听说法,守介耽幽居。
偶触片云起,膏雨遍海隅。

诗句释义与翻译:

人生不如石,静默得自如。

注释:

  • “人生不如石” 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不经久的感慨。
  • “静默得自如” 描绘了生命的静态美,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平静状态。

林泉忘饥渴,天地为蓬庐。

注释:

  • “林泉” 指山林间的清泉,常用来比喻隐居之所。
  • “天地为蓬庐” 形容诗人像蓬草一样,虽然身处尘世,却能享受自然的恩惠。

点头听说法,守介耽幽居。

注释:

  • “点头听说法” 可能指的是在听到佛法时表现出认同或敬意的行为。
  • “守介” 意为坚持、坚守,这里用来描述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执着追求。
  • “耽幽居” 指沉醉于隐居的生活。

偶触片云起,膏雨遍海隅。

注释:

  • “偶触片云起” 描述了偶然间接触到一丝云彩,引发灵感或感悟的情景。
  • “膏雨遍海隅” 形容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暗喻佛法普降人间,润泽万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自然永恒的深刻领悟。诗中的“人生不如石,静默得自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林泉忘饥渴,天地为蓬庐”则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点头听说法,守介耽幽居”描绘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态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最后两句则用“偶触片云起,膏雨遍海隅”象征性地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感应以及对世界和平的期望。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