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㝢心无倦,宁人虑每周。
一从沙漠扰,时廑深宫忧。
日旰食始进,未明衣先求。
或云小丑徒,庙堂何须筹。
或云自往代,兹类难锄耰。
念我祖宗基,不与古昔侔。
沿边诸外藩,奉职如列侯。
一一效驱策,非徒贡赆修。
顾此豺狼种,狂逞匿林丘。
侵欺我属国,潜入我遐陬。
设竟置罔闻,何以示绥柔。
因之违群议,秉钺麾貔貅。
扼塞伏偏师,兼程裹粮糇。
事无巨与细,皆为先绸缪。
五月入不毛,破贼瀚海头。
遁免仅及身,资帐咸躏蹂。
秋冬再临边,寒风透重裘。
方春更远陟,秦晋历邑州。
乞降多诡词,其意本夷犹。
孽子已成俘,族党纷奔投。
未能悔厥心,尚思延蜉蝣。
分道命禁旅,夏肃气如秋。
顿尔膺天诛,无庸施戈矛。
幕南与幕北,图舆万里收。
华山可归马,桃林宜放牛。
息兵培元气,黎庶永安休。
我们来分析诗歌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1. 逐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第一句:莅㝢心无倦,宁人虑每周。
- 莅临心无倦:噶尔丹抵达后没有感到疲倦。
- 宁人虑每周:人们担心的烦恼减少到了每天。
第二句:一从沙漠扰,时廑深宫忧。
- 一从沙漠扰:自始至终都受沙漠困扰。
- 时廑深宫忧:皇宫里也充满了忧虑。
第三句:日旰食始进,未明衣先求。
- 日旰食始进:等到太阳西斜才吃饭。
- 未明衣先求:天还没亮就开始穿衣。
第四句:或云小丑徒,庙堂何须筹。
- 或云小丑徒:有人称他是小角色,不必过分担忧。
- 庙堂何须筹:朝廷无需过度考虑。
第五句:或云自往代,兹类难锄耰。
- 或云自往代:有人说他是前任,但这类问题难以解决。
- 兹类难锄耰:这类问题难以根除。
第六句:念我祖宗基,不与古昔侔。
- 念我祖宗基:怀念祖先留下的基业。
- 不与古昔侔:它不与过去相比。
第七句:沿边诸外藩,奉职如列侯。
- 沿边诸外藩:边境的各藩国臣服如诸侯。
- 奉职如列侯:像列侯那样尽忠职守。
第八句:一一效驱策,非徒贡赆修。
- 一一效驱策:每个人都努力工作。
- 非徒贡赆修:不仅仅是为了贡献物资。
第九句:顾此豺狼种,狂逞匿林丘。
- 顾此豺狼种:面对这些凶猛的野兽。
- 狂逞匿林丘:它们在山林中猖獗。
第十句:侵欺我属国,潜入我遐陬。
- 侵欺我属国:侵犯并欺负我们的属邦国家。
- 潜入我遐陬:深入到我国的边缘地区。
第十一句:设竟置罔闻,何以示绥柔。
- 设竟置罔闻:如果最终放任不管。
- 何以示绥柔:这怎么向民众展示安抚之意?
第十二句:因之违群议,秉钺麾貔貅。
- 因之违群议:因此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见。
- 秉钺麾貔貅:手持宝剑领导勇猛的军队。
第十三句:扼塞伏偏师,兼程裹粮糇。
- 扼塞伏偏师:封锁要塞,派遣精锐部队。
- 兼程裹粮糇:同时行动,带上干粮。
第十四句:事无巨与细,皆为先绸缪。
- 事无巨与细:无论大事小情,都要事先准备。
- 皆为先绸缪:都是提前做好准备。
第十五句:五月入不毛,破贼瀚海头。
- 五月入不毛:在五月份进入了荒凉之地。
- 破贼瀚海头:击败敌人于瀚海之滨。
第十六句:遁免仅及身,资帐咸躏蹂。
- 遁免仅及身:逃脱的机会只有一次,损失惨重。
- 资帐咸躏蹂:所有财物都被践踏破坏。
第十七句:秋冬再临边,寒风透重裘。
- 秋冬再临边:秋冬两季再次面临边疆。
- 寒风透重裘:寒冷的风吹透了厚重的外衣。
第十八句:方春更远陟,秦晋历邑州。
- 方春更远陟:正当春天,更远地巡视土地。
- 秦晋历邑州:经过秦、晋两个地方的州县。
第十九句:乞降多诡词,其意本夷犹。
- 乞降多诡词:多次请求投降却有很多虚假言辞。
- 其意本夷犹:实际上内心犹豫不决。
第二十句:孽子已成俘,族党纷奔投。
- 孽子已成俘:恶人之子已经抓获。
- 族党纷奔投:家族和同伙纷纷逃窜投奔。
第二十一句:未能悔厥心,尚思延蜉蝣。
- 未能悔厥心:没能改正自己的过错之心。
- 尚思延蜉蝣:仍然希望延续生命如同蜉蝣一般短暂。
第二十二句:分道命禁旅,夏肃气如秋。
- 分道命禁旅:下令分兵驻守各地,气氛严肃如秋天。
第二十三句:顿尔膺天诛,无庸施戈矛。
- 顿尔膺天诛:立即接受上天的惩罚。
- 无庸施戈矛:无需使用兵器。
第二十四句:幕南与幕北,图舆万里收。
- 幕南与幕北:南方和北方的战略要地。
- 图舆万里收:规划了跨越万里的战略部署。
第二十五句:华山可归马,桃林宜放牛。
- 华山可归马:华山可以归还战马休息。
- 桃林宜放牛:桃花林适宜牧放牛羊。
第二十六句:息兵培元气,黎庶永安休。
- 息兵培元气:平息战争培养国家的元气。
- 黎庶永安休:百姓将永远安居乐业。
2.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噶尔丹的不满与谴责,以及对其行为后果的警示。诗中描绘了噶尔丹的威势、其带来的灾难以及对和平的追求。通过对噶尔丹行为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