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待英才,慎乃攸司,知人则哲;
兴贤共天位,勖哉多士,观国之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注意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第一句“立政待英才”的意思是等待贤能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政”指政治、政事等,引申为国政;“待”是“希望”“盼望”的意思;“英才”即有才能的人,指德才兼备的人才。第二句“慎乃攸司”,意思是谨慎地对待你的工作。“攸”同“所”,意为“你的”,“乃”表反问语气;“慎”指谨慎,慎重;“攸”同“所”,“攸司”指你的责任所在。第三句“知人则哲”意思是了解别人才是智慧。“则”表判断语气;“知人”指了解人;“则”表条件关系;“哲”指智慧。第四句“兴贤共天位”意思是让贤良的人共享至高无上的职位。“兴贤”指任用贤能之人;“共天位”指与至高无上的职位并列。第五句“勖哉多士”,意思是要努力啊!勉励大家。“勖”指勉励,劝告;“哉”表感叹语气;“多士”指众人,众多的人。第六句“观国之光”,意思是观察国家的光辉。“观”指观察、考察、瞻仰;“国之光”指国家的光荣。最后总结全诗大意:在杭州的贡院里,等待的是贤能的人才,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职责;要使贤良者共享至高无上的职位,要努力啊!勉励大家,观察国家的光荣,为国家效力。这首诗是作者对国家官员的嘱托,也是对天下有志之士的期望,表达了作者治国理政的理想抱负。
【答案】
①《立政》是周初周公旦所作的一部重要的文献著作之一。②“立政”是《尚书》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周朝开国之初
的政治制度,以及如何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方法。③“公堂”指的是朝廷或官府。④“待英才”、“慎攸司”、“知人则哲”这三
句都是表达作者对贤能之才的期待和重视。⑤“兴贤”、“共天位”两句是说让贤能的人享有尊贵的地位,并和他们一道共
享至高无上的权力。⑥“勖哉多士”、“观国之光”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官员们能够勤奋努力,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
并且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