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杂组,文锦帷。
往复还,机上丝。
不获已,饥溺思。
五杂组,胜彩虹。
往复还,霜信鸿。
不获已,念始终。
五杂组,文若豹。
往复还,关山道。
不获已,谨辰告。
五杂组,锦地罗。
往复还,织女梭。
不获已,老如何。
五杂组,美媠媠。
往复还,粟在簸。
不获已,学为我。
五杂组,元黄裳。
往复还,济川航。
不获已,简贤良。
这首诗是五杂组的全文,每句都有相应的译文和注释。首先,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五杂组,文锦帷。
译文:五杂组是华丽的织品,用文锦制成。
注释:五杂组是一种精美的织品,由多种颜色和图案编织而成,常用以装饰。文锦帷就是五杂组的一种形式,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编织成的华丽帷幕。往复还,机上丝。
译文:来回穿梭,在织机上穿梭自如。
注释:这里的“机”指的是织布机,“丝”指的是织布时所用的丝线。通过反复的穿梭动作,织布机的丝线可以编织出精美的花纹。不获已,饥溺思。
译文:不得已,饥饿或口渴让我思念。
注释:这里的“不获已”意思是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这样做。而“饥溺思”则是说由于饥饿或口渴的不适感,使得人产生对食物或水的需求和思念之情。五杂组,胜彩虹。
译文:五杂组的美丽胜过彩虹。
注释:彩虹是由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形成的美丽天空景象,而五杂组则是指一种非常美丽的织品。这里将五杂组比喻为胜过彩虹的美丽织品。往复还,霜信鸿。
译文:来回穿梭,像秋天的寒霜和迁徙的大雁。
注释:“霜信鸿”形容大雁飞过,带来秋天的消息。在这里,大雁被比作秋天的信使,传递着凉爽的气息和迁徙的信息。不获已,念始终。
译文:无可奈何,只能记住事情的开始和结束。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因为无法改变事情的最终结果,只能记住开始和结束的部分。五杂组,文若豹。
译文:五杂组的美丽如同豹子一样。
注释:豹子是一种美丽而威猛的动物,象征着高贵和力量。这里用豹子来形容五杂组的华丽和美丽。往复还,关山道。
译文:来回穿梭,穿越关山的道路。
注释:关山通常指的是险峻的山区,这里用“关山道”来形容五杂组所经过的道路艰难险阻。不获已,谨辰告。
译文:不得已,谨慎地向您汇报。
注释:这里的“辰”指的是时间,“告”是报告的意思。在这里,诗人表示自己不得不谨慎地向别人汇报一些事情。五杂组,锦地罗。
译文:五杂组是用锦缎制成的地面覆盖物。
注释:锦地罗是用锦缎铺成的地面覆盖物,给人一种华丽、富丽堂皇的感觉。往复还,织女梭。
译文:来回穿梭,像织女手中的梭子一样。
注释:织女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布仙女,梭子是织布的工具。这里用“织女梭”来形容织布机来回穿梭的动作。不获已,老如何。
译文:不得已,老了又怎么样呢?
注释:这里的“老”指的是年龄的增长,“如何”表示疑问的语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五杂组,美媠媠。
译文:五杂组的美丽令人赞叹不已。
注释:媠媠形容事物美好而引人注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五杂组的美丽。往复还,粟在簸。
译文:来回穿梭,就像粮食被放到簸箕里一样。
注释:这里的“粟”指的是谷物、粮食,“簸”是把东西摊开的动作。诗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五杂组在织布过程中来回穿梭的动作。不获已,学为我。
译文:不得已,只能学习我的做法。
注释:这里的“我”指的是作者自己或者某个特定的人,“做法”指的是做事的方法或技巧。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不得不效仿他人的做法进行创作。五杂组,元黄裳。
译文:五杂组是用黄色的布料制成的衣裳。
注释:元黄裳指的是用黄色布料做成的衣服,黄色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尊贵和吉祥。诗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五杂组的华丽和高贵。往复还,济川航。
译文:来回穿梭,就像船只在河川中航行一样。
注释:这里的“济川航”指的是在河流中航行的意思。诗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五杂组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的动作。不获已,简贤良。
译文:不得已,选择简简单单的贤良之人。
注释:这里的“简贤良”指的是选拔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才。诗人在这句诗中表达了对于贤良之人的尊重和选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织布工艺和织品之美的作品。诗人通过对五杂组这一织品的描述,展现了其在纺织工艺上的精美和华丽,同时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于生活琐事、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具有艺术性,又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