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长跨湖中,丝柳摇漾波风。
人在玉壶冰里,祝融伎俩应穷。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宋马远柳塘清夏”为题,描绘了一幅水墨画,通过画面上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答案】
译文:
板桥长跨湖中,丝柳摇漾波风。
人在玉壶冰里,祝融伎俩应穷。
注释:
①董其昌(1555—1636)字方仲、香光居士,号思白,松江华亭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精鉴赏,工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②玉壶:喻指清澈透明的水。
③祝融:传说中黄帝的臣子,能呼风唤雨,相传他死后化身为神。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宋马远柳塘清夏”为题,描绘了一幅水墨画,通过画面上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首句“板桥长跨湖中”,写板桥横跨在湖泊之上,形象地表现了湖水的辽阔。次句“丝柳摇漾波风”,写柳丝随着波浪摇曳,表现出春风吹动湖水荡漾的美丽景象。三、四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人,“人在玉壶冰里”,形容人处在寒冷的环境里,与玉壶中的冰块相似;“祝融伎俩应穷”,形容人的才智和能力都受到限制,如同祝融(传说中炎帝的后代,能呼风唤雨的神)的本领一样被限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