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皴松盖荫,石激泉琴鼓。
假山四百年,冈峦郁吞吐。
草木虽未芳,阳和已将煦。
徘徊阅淑清,世界即上古。
墙外市廛声,疑是修月户。

诗意解析

  1. “淑清院”:这是一首诗的标题,意味着一个美丽宁静的地方。
  2. “苔皴松盖荫”:描述了一个自然景观,苔藓覆盖着松树的树冠,形成了一种凉爽的环境。
  3. “石激泉琴鼓”:描述了泉水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如同琴鼓声一样悦耳。
  4. “假山四百年,冈峦郁吞吐”:这里可能指的是一座假山,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冈峦指的是起伏的山脉,郁吞吐则形容山脉的形态多变,既有收缩又有扩张。
  5. “草木虽未芳,阳和已将煦”:虽然植物还没有完全生长出美丽的花朵或果实,但温暖的阳光已经使得大地充满了生机。
  6. “徘徊阅淑清,世界即上古”: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地方徘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仿佛回到了远古的时代。
  7. “墙外市廛声,疑是修月户”:虽然外面是喧嚣的市场,但诗人却能感觉到这声音如同来自月亮门前的宁静。这里的“修月户”可能是指月亮门或者与月亮有关的建筑。

译文

在这座被苔藓覆盖的松树庇护下,我找到了一处宁静的角落。石头撞击下的泉水声,如同琴瑟般的悦耳。这里有一个古老的假山,岁月的痕迹让它显得庄重又神秘。尽管周围的草木还未盛开,阳光已经带来了生命的希望。我在这片土地上徘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外面的世界虽然繁忙喧嚣,但我却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宁静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从“苔皴松盖荫”到“阳和已将煦”,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捕捉了自然景观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诗中的“假山四百年,冈峦郁吞吐”,不仅赞美了假山的历史沉淀,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了世界的古老和原始,这种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