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有笼鹤,山庄试衡校。
桎梏与之食,谅非心所好。
傍岩偶过之,弹舌声声叫。
其情似相诉,云彼则何乐。
是宜一例看,概放恣荡掉。
荡掉讵远去,山庄有明效。
遂尔食琼志,泯我衔珠报。
出笼畅嘹唳,已非适才调。
犹水之就下,言性孟赢告。
虞人慢愁罗,林丞免赋稻。
藉曰虑其饥,何如养其操。
【解析】
此诗为咏物抒怀,借鹤之不羁、放荡,抒发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山园有笼鹤”,写笼中之鹤;“桎梏与之食,谅非心所好”,写笼中之鹤与笼外自由生活的对比;“畔岩偶过之,弹舌声声叫”,写笼中之鹤的哀鸣。“其情似相诉,云彼则何乐”,写笼中之鹤的悲鸣是无奈的哀诉。“荡掉讵远去”,写笼中之鹤的悲鸣也是无奈的哀叹。“出笼畅嘹唳,已非适才调”,写笼中之鹤终于摆脱了笼而展翅高飞,但已失去了原来的韵味。“犹水之就下,言性孟尝告”,比喻笼中之鹤虽脱离了笼却失去了本性,无法再飞翔于蓝天之上。“虞人慢愁罗,林丞免赋稻”,写笼中之鹤在被人们收容后,不再有自由的生活,只能吃些粗粮,生活十分艰苦。“藉曰虑其饥,何如养其操”,意思是说,如果担心它们挨饿,还不如让它们保持操守和本性,而不是把它们放在笼子里。“放鹤叠去岁避暑山庄放鹤亭韵”是诗人的题名,表明这是一首咏物的七言律诗。
诗歌译文:
山园里的鹤被关在笼里,山庄里的人也试着用衡器来量它;
束缚它的是笼中的粮食,这肯定不是它所喜欢的;
在岩石旁边不经意地经过那里,听到它的叫声一声又一声;
它好像在向人述说心事,说那笼子有什么乐趣呢?
这样对待它,应该一视同仁,让它完全自由地飞翔;
让它完全自由地飞翔吧,山庄也有一个证明就是:
于是笼中这只鹤就把它吃的食物都吐出来了;
我放开了它,让它自由地飞翔;
出笼后的鹤,发出的声音嘹亮而又高亢;
已经没有了笼中的音节,也就没有了笼中的韵味;
就像江河的水从高处流下一样,它不能像孟尝君那样拥有富贵;
虞人轻视笼中的鹤,林丞免去了笼中的鹤的赋税:
如果担心它们挨饿,还不如让它们保持操守和本性,而不是把它们放在笼子里。
【赏析】
此诗以“放鹤叠”为题,意在说明笼中之鹤终将得到自由。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段。首段前六句为第一段,描写笼中之鹤。“山园有笼鹤”,点明主题。“桎梏与之食,谅非心所好。”写笼中之鹤因被关在笼中而感到不满。“傍岩偶过之,弹舌声声叫。”写笼中之鹤因不满而发出怨愤的叫声。“其情似相诉,云彼则何乐?”写笼中之鹤因为不满而发出了抱怨。“是宜一例看,概放恣荡掉。”写笼中之鹤应该受到平等的看待,应该获得自由。第二段为第二段,描写笼中之鹤获得自由。“荡掉讵远去,山庄有明效。”写笼中之鹤获得了自由。“遂尔食琼志,泯我衔珠报。”写笼中之鹤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忘记了曾经的衔珠报恩。“出笼畅嘹唳,已非适才调。”写笼中之鹤获得了自由之后,发出嘹亮的啼叫声。“犹水之就下,言性孟尝告。”比喻笼中之鹤虽然获得了自由,但是失去了本性,无法再飞翔于蓝天之上。“虞人慢愁罗,林丞免赋稻”。写笼中之鹤在被人们收容后,不再有自由的生活,只能吃些粗粮,生活十分艰苦。“藉曰虑其饥,何如养其操。”意思是说,如果担心它们挨饿,还不如让它们保持操守和本性,而不是把它们放在笼子里。“放鹤叠去岁避暑山庄放鹤亭韵”是诗人的题名,表明这是一首咏物的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