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多古松,岩壑亦复杳。
就迥宜为楼,两间已不小。
侧耳听清泠,谋目延窈窕。
惟觉道心生,那有尘怀扰。
得句应脱凡,为在青云表。

【注释】

松壑:指山中松树和壑谷。

山阴:地名,在今浙江上虞县南,因地处山阴而得名。这里借指浙江一带的山水名胜之地。

岩壑:山中的洞穴或沟壑。杳:幽深。

迥(jiǒng):高峻、高远的样子。宜:适宜。

清泠:清凉的水声。

窈窕(yǎotiǎo):形容深邃、美好的样子。

惟:只。

脱凡尘:超脱世俗,脱离尘世。脱,摆脱,脱离。

青云表:喻指仕途飞黄腾达,显赫一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浙江山阴时所作的。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流丽,意境优美而含蓄。

“山阴多古松,岩壑亦复杳。”开篇即点出诗人隐居的地方——浙江山阴,并描绘了山阴道地的自然景色。山阴,指的是浙江山阴这个地方,位于浙江中部偏北处,这里山峦叠翠,林木茂盛,风景秀丽。“多”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阴道地古松众多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这幽静美景的喜爱。“岩壑亦复杳”,则进一步描述了山中岩洞、山谷等自然景观的幽深。“杳”字用得非常准确,形象地传达出了山中岩洞、山谷等自然景观幽深莫测的特点。

“就迥宜为楼,两间已不小。”诗人在山中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方来建楼,于是便建起了一座小楼。“就迥”表示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宜为”则表明这是建造小楼的最佳选择。“两间”指的是小楼的面积大小,“已不小”则表明这座小楼虽然不大,但已经很壮观了。

“侧耳听清泠,谋目延窈窕。”诗人站在楼顶,侧着耳朵倾听泉水的声音,目光向远处延伸,寻找那幽深美好的境界。“侧耳听清泠”描绘了诗人聆听山泉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谋目延窈窕”则表达了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那幽深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其中。

“惟觉道心生,那有尘怀扰。”诗人在享受这美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深地感悟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在这里,“惟觉道心生”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追求与领悟;而“那有尘怀扰”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然。这里的关键词“惟”、“那”都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超然物外的境界。

“得句应脱凡,为在青云表。”(《唐诗别裁》卷五引沈雄语)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志向,认为只有像自己这样的人物才能真正脱离尘世,成为超凡脱俗的人。这里的“得句”指的是诗歌的创作,而“为在青云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在官场中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抱负。整首诗通过描绘山阴道地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同时,诗人在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