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喜晴理之常,谁知竟有厌晴事。
望前犹虑雨为霖,但得云闲斯满意。
侵寻不雨才过旬,山田觉旱尘沙翳。
禾黍秀实纵无妨,荞菜待泽已憔悴。
更缱京国况如何,驿章颇报西成遂。
远慰付之疑信半,近愁切以朝夕对。
何处敢懈勤民心,祗期嘉霔及时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描述了作者在秋月晴朗的日子里对天气变化的感慨。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即事 - 描述眼前的景色或事件。
  2. 秋月喜晴理之常 - 秋天的月亮常常给人带来晴朗的心情。
  3. 谁知竟有厌晴事 - 谁想到竟然有讨厌晴朗天气的时候。
  4. 望前犹虑雨为霖 - 望向未来时还在担心雨水会带来麻烦。
  5. 但得云闲斯满意 - 只要云朵休息就心满意足了。
  6. 侵寻不雨才过旬 - 经过一段时间后,终于没有下雨。
  7. 山田觉旱尘沙翳 - 山里的田地感到干旱,尘土被覆盖。
  8. 禾黍秀实纵无妨 - 虽然庄稼长得不错,但还是担心干旱会受到影响。
  9. 荞菜待泽已憔悴 - 等待雨水滋养的荞菜已经枯萎凋敝。
  10. 更缱京国况如何 -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国家的情况。
  11. 驿章颇报西成遂 - 从驿站传来的消息表明事情进展顺利。
  12. 远慰付之疑信半 - 远方传来的消息让人半信半疑。
  13. 近愁切以朝夕对 - 近来的忧愁时时刻刻都在面对。
  14. 何处敢懈勤民心 - 哪里敢懈怠勤劳百姓的心志。
  15. 祗期嘉霔及时赐 - 只希望及时得到好雨的赏赐。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思考和忧虑。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季晴朗的天空带给人们的愉悦心情,而接下来的句子则表达了一种对天气多变无常的感叹。特别是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