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飞兔蹶春复秋,水流山峙今恒古。
有识不如无识高,拙者常逸巧者苦。
抱薰心焦,举旆心摇。
但怨薰旆,谁知自招。
蔽目非艰以两叶,塞聪亦易以双豆。
乌之雌雄尚不知,具曰予圣诚难救。
【注释】
乌:古代对乌鸦的通称。兔:指兔子。蹶:跳跃,奔跑。水:指流水。山:指山峦。峙:耸立。恒古:自古以来。有识不如无识高:意即没有知识的人比有知识的人的见识更高。拙者常逸巧者苦;拙人常安于现状而逍遥自在,巧人常劳碌奔波而痛苦不堪。抱薰心焦,举旆(pèi)心摇:抱着香炉心烦意乱,举着军旗心惊肉跳。熏:这里指香炉中的熏香。旆,军旗。但怨薰旆,谁知自招:只是埋怨香炉和军旗,却不知是自己招致祸害。遮蔽眼睛并不是很难的事,用两片树叶就能遮住,堵塞听觉也很容易,用两个豆子就能塞住。雌雄鸟尚且分不清,都说自己是圣人,实在是难以挽救啊!
【译文】
春去秋来,岁月轮回,时光如箭;水流山峙,亘古不变。聪明的人不如愚蠢的人高明,笨拙的人常常逍遥自在,聪明人却常遭苦难。抱着香炉心烦意乱,举着军旗心惊肉跳。只是埋怨香炉和军旗,却不知是自己的过错。遮蔽眼睛并不难,一片树叶就能遮住,堵塞耳朵也并不困难,两个豆子就能堵住。即使是鸟类的雌雄尚且分辨不清,都自称是圣人,实在难以挽救啊!
【赏析】
此诗为杂言诗。杂言诗是指不押韵的诗歌。这种诗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其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节奏感强,富于变化;而且由于它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所以更便于表达诗人的情感。
首联“乌飞兔蹶春复秋”,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又去了,像鸟一样飞跑,像兔子一样跳跃。这句诗描绘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感慨。
颔联“水流山峙今恒古”,意思是说,水总是不停地流动,山也总在屹立不倒。这句诗表达了自然景物永恒不变的主题。
颈联“有识不如无识高,拙者常逸巧者苦”意思是说,没有知识的人才比有知识的人更高明,而那些笨拙的人才总是能逍遥自在,而那些精明的人却总是辛苦劳累。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现象——人们往往喜欢赞美自己的优点,而忽略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即人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尾联“蔽目非艰以两叶,塞聪亦易以双豆”意思是说,遮蔽眼睛并不难,用两片树叶就能遮住;堵塞听觉也不难,用两个豆子就能堵住。这里的“蔽目”、“塞聪”都是形容事物简单、容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界的深刻认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