搆屋藉地基,斸山土变石。
一年脆且黄,二年坚以碧。
曲穿枫桕根,浅带斧凿迹。
本以碍庭辟,翻为庭张壁。
崚嶒缛草秋,晻霭吐云夕。
有骨亦有韵,画法标高格。
因悟石本山,事半功倍得。
设向平壤求,撮炼终无益。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石头生长过程的诗,通过对石头从土变成石的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循环规律的理解。

首句“构屋藉地基,斸山土变石。”描绘了人类建造房屋时,需要先在地基上挖掘,然后将土挖成石头的过程。这里用“斸”字形容挖掘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这一过程。

次句“一年脆且黄,二年坚以碧。”描述了石头在经过一年的生长后,变得脆弱而黄色;两年后,变得更加坚硬且呈现碧绿色。这里通过颜色的对比,展现了石头随着时间的变化。

第三句“曲穿枫桕根,浅带斧凿迹。”描绘了石头的形状和纹理,如同弯曲地穿过枫树和橡树的根部,以及表面留有斧凿的痕迹。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石头的自然形态。

第四句“本以碍庭辟,翻为庭张壁。”则是对前面的总结,原本以为石头会阻碍房屋的建设,但却反而成为了庭院的一部分,为庭院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第五至七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头的形态和质感,第八句“有骨亦有韵,画法标高格。”则点出了石头的内在美,如同有骨头又有韵律,这种美是无法用画笔完全捕捉到的。这里的“画法”指的是画家的绘画技术,“高格”则指达到很高的境界。

最后两句“因悟石本山,事半功倍得。”则是作者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认识到石头其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地紧密相连。通过观察石头的成长过程,可以学到事半功倍的道理。这里的“事半功倍”是指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可以更快地理解其本质。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生长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循环规律的领悟。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真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