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麦南北殊,节复异先后。
南人用铚艾,北人拔以手。
南饼已登盘,北粮犹栖亩。
今朝见收麦,嗟尔待之久。
妇子并赴时,灾后资糊口。
辍作跽道旁,予曰兹否否。
卫士不汝呵,民官不汝取。
赖此接青黄,力穫莫孤负。
闻言各喜跃,攓拗相抖擞。
因悟化民方,不在勤训诱。
【注释】
收麦:收割麦子。
南北殊:南北有差异。
节复异先后:收割的时间不同。
铚艾:一种镰刀。
南饼:南方的面食,用小麦粉做成。
登盘:上桌。
北粮:北方的粮食,用小米、高粱等做成。
灾后:灾害之后。
资糊口:维持生计。
予曰兹否否:我说这些是好是坏。
不汝呵:不许你这样。
民官:地方长官。
青黄:指庄稼成熟的颜色。
攓拗相抖擞:互相打斗,争夺。
化民方:使百姓归顺的方法。
勤训诱:勤奋的教育诱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收获时期的情景,以及他们对于收成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诗歌通过对比南北的收割方式,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改善他们生活的期望。
诗歌开篇就描述了南北的收割差异,这为读者设定了背景,也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然后,诗歌转向了农民的生活状态,描述了他们在灾难后的生活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接下来的几句,诗歌描绘了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和劳作情景。他们不仅要忙于耕种,还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困扰。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保持着勤劳和坚韧的精神,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
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转而关注农民们的心态和情绪。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有的人可能认为收成的多少决定了他们的幸福与否。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应该更加重视生活的质量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态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支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农民的生活状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