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惟无私,有至斯答响。
洪钟惟虚受,来叩必应往。
河海不择流,故能成其深。
泰山不让壤,故能高万寻。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日二日,乃有万几。
动曰已是,谁言厥非。
诗句翻译
1 幽谷惟无私,有至斯答响。
- 幽谷:深而静的地方,比喻谦虚、无私的人
- 有至:得到好处或认可
- 斯:这
- 答响:回音,比喻得到回应或认可
- 洪钟惟虚受,来叩必应往。
- 洪钟:大型的钟
- 惟虚受:只接受空虚的东西
- 来叩:敲击
- 必应往:必定回应过去
- 河海不择流,故能成其深。
- 河海:河流和大海
- 不择流:不选择水
- 故能成其深:因此能够成为深邃的河流或大海
- 泰山不让壤,故能高万寻。
-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 不让壤:不拒绝微小的土壤
- 故能高万寻:因此能高达万丈(古代以十尺为一寻)
-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
- 众力并:很多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
- 万钧不足举:即使是重达万钧的东西也难以举起
- 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众人的智慧使用则很多事务无法处理得当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尺:长度单位
- 寸:长度单位
- 所短:缺点或不足
- 所长:优点或优势
- 一日二日,乃有万几。
- 一日二日:一天两天的意思
- 乃有万几:就有了无数的事情需要处理
- 动曰已是,谁言厥非。
- 动曰:行动中的言论或行为
- 已是:是正确的,是存在的
- 厥非:是错误的,是不存在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谦虚、无私、宽容等美德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品质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每句诗都以自然界中的某种现象作为比喻,如“幽谷”、“洪钟”和“河海”,强调了谦虚、无私和宽容的品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误解,如“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强调了单打独斗和群体智慧在解决问题上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动曰已是,谁言厥非”,则是在提醒人们要客观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不要轻信偏见和误解。整首诗既具有哲理性,又充满了诗意,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