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事非忙,何必候清晓。
仆从群饭罢,山园出便道。
西岩阳已多,东岭曦犹少。
兰路湿无尘,松籁翻偏峭。
石林盘蚕丛,耆域亦已造。
按指海印光,如是礼三宝。
云净旧寺名,即景真称好。

解析

1. 第一句

  • 诗句:游山遂至云净寺
  • 关键词
  • 『游山』:指游览山中。
  • 『遂至』:表示顺道到达的意思。
  • 『云净寺』:一座寺庙的名称,可能是游览的终点或中途停留的地方。
  • 译文:游览山中时,最终来到了名为云净寺的地方。

2. 第二句

  • 诗句:游山事非忙,何必候清晓。
  • 关键词
  • 『游山事』:游玩山中的事务。
  • 『非忙』:并不急迫。
  • 『候清晓』:等待天刚亮。
  • 译文:游览山中的事情并不忙碌,为什么非要等到天亮呢?

3. 第三句

  • 诗句:仆从群饭罢,山园出便道。
  • 关键词
  • 『仆从』:随行的仆人和随从。
  • 『群饭罢』:大家一起吃饭后。
  • 『山园出便道』:在山中找到了可以通行的道路。
  • 译文:随行的人吃完饭后,在山中找到了可以通行的道路。

4. 第四句

  • 诗句:西岩阳已多,东岭曦犹少。
  • 关键词
  • 『西岩』:西边的山峰。
  • 『阳已多』:阳光已经很充足。
  • 『东岭曦犹少』:东边的山头阳光还不够充足。
  • 译文:西边的山峰上的阳光已经很充足了,而东边山头阳光还没有那么强烈。

5. 第五句

  • 诗句:兰路湿无尘,松籁翻偏峭。
  • 关键词
  • 『兰路』:兰花覆盖的道路。
  • 『湿无尘』:湿润且无尘土。
  • 『松籁』:松林间的风声。
  • 『偏峭』:偏向陡峭。
  • 译文:兰花覆盖的道路湿润且无尘土,松林间的风声偏陡峭。

6. 第六句

  • 诗句:石林盘蚕丛,耆域亦已造。
  • 关键词
  • 『石林』:岩石形成的森林或地貌。
  • 『盘蚕丛』:环绕着蚕丛山。
  • 『耆域』:古代的一种地域划分单位。
  • 译文:石林围绕蚕丛山,古代的疆域也已经建立。

7. 第七句

  • 诗句:按指海印光,如是礼三宝。
  • 关键词
  • 『按指』:按照手指的动作。
  • 『海印光』:佛教用语,指佛法如海般深邃。
  • 『三宝』:佛教中的三个主要信仰对象,即佛、法、僧。
  • 译文:我按照手指的动作,感受佛法如海般深邃,如此来礼敬佛、法、僧这三宝。

8. 第八句

  • 诗句:云净旧寺名,即景真称好。
  • 关键词
  • 『云净』:云气消散后的景色。
  • 『旧寺名』:以前就有名字的寺庙。
  • 『即景真称好』:眼前的景色真的很好。
  • 译文:云净的旧寺现在依然有名字,眼前的景色真的很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的山景和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