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永恬居,言入西崦路。
林霏缭而深,一步奇一步。
涧馀九夏冰,峰有千年树。
山斋远不见,石门近忽遇。
创得真创得,胜槩纷来输。
万景供知新,五言当温故。

【注释】

永恬居: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市境内。西崦路:指从江西弋阳通往浙江开化县的一条山道。林霏缭而深:树林里的雾气弥漫深远。言入西崦路:进入永恬居后,诗人仿佛进入了一条山路。涧馀九夏冰:溪水边的石头上还留有夏天的冰雪。峰有千年树:山上有千年古木。山斋远不见:山中茅屋远离了。石门近忽遇:石门关近在眼前。万景供知新:眼前展现着万千美景。五言当温故:旧日诗文应当温习。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在游山时,先写“小憩”,次写“言入西崦路”,再写“涧馀九夏冰”,“峰有千年树”,然后是“山斋远不见”和“石门近忽遇”。这中间,作者用“言入西崦路”“步奇一步”等句子表现了游山时的兴奋心情。接着又通过“涧余九夏冰”“峰有千年树”两句描写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诗人以“远”、“近”二字作结,表明自己虽然远离了故乡的山中茅舍,但心中却时时想着家乡的景物,而这次游山,更是增添了他思念家乡的情怀。全诗写得自然流畅,意境优美。

此诗是诗人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在福建建阳读书时所作。当时诗人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因此,诗人的心情非常激动。诗人首先来到“永恬居”,这里是他曾经到过的一个地方,诗人在这里稍事休息,准备出发继续游览。诗人沿着山路行走,来到了“言入西崦路”,这里正是当年他曾经走过的道路,诗人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诗人沿着山路前行,来到了溪边,看到溪水的石头上还留有夏天的冰雪,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变化无常。继续前行,诗人登上了山峰,发现山上有千年古木。此时,诗人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激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下山后,诗人来到了“山斋”,这里是他隐居的地方。然而,当他走近一看时,却发现山中茅屋已经远离了。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了故乡,但是内心依然牵挂着家乡的景物。于是,诗人决定前往“石门”游玩一番。当他走近石门时,突然发现石门就在眼前。这时,诗人不禁感到惊喜不已。

此诗是一首记游诗。诗人在游山时,先写“小憩”,次写“言入西崦路”,再写“涧馀九夏冰”,然后是“峰有千年树”。最后两句,诗人用“远”、“近”二字作结,表明自己虽然远离了故乡的山中茅舍,但是心中却时时想着家乡的景物。全诗写得自然流畅,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