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璊玉良工镌,双螭升降交蜿蜒。
食清亦弗游浊焉,似浮碧水偃蹇蟠。
乃知以瓐为质坚,尚之琼英絅则然。
否则佳城血浸殷,出土不知伊何年。
文木作架陈书筵,穆如与古相周旋。
【注释】
汉玉螭璧谣:一首咏物诗。
昆山璊(xiān)玉良工镌:昆山产的玉石,被良工匠所琢磨雕刻。
双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这里指玉璧上的两个龙形图案。
食清亦弗游浊焉:意为在清澈的水里,也不去混同于污浊之物,比喻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尚品质。
浮碧水偃蹇蟠(piǎn):在碧绿的水面上漂浮,姿态优美而盘旋,形容玉璧的美丽和高贵。
瓐(zhōu):一种美玉。质坚:《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的“琢”,即琢磨玉石。比喻玉璧质地坚硬,不易磨损。
琼英絅(jǒng):美玉的光彩,比喻玉璧的光泽。
佳城血浸殷:指的是地下深处,与地上的宫殿、庙堂相对,这里指坟墓。
文木作架陈书筵:用木头制成的架子,摆放着书籍和文房四宝。
穆如:庄重的样子。
与古相周旋:与古代的贤德之人相互交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昆山产的良玉的描绘,展现了玉璧的美和价值。
全诗分为五节,每节都有一句诗句,分别对应了诗中的五个关键词。第一节“昆山璊玉良工镌”,描述了昆山产的玉石,被良工匠所琢磨雕刻。第二节“双螭升降交蜿蜒”,描绘了玉璧上的两个龙形图案,它们在清澈的水面上漂浮,姿态优美而盘旋。第三节“食清亦弗游浊焉”,表达了作者对玉璧纯洁无暇、不与污浊事物为伍的赞美。第四节“似浮碧水偃蹇蟠”,形容玉璧的高贵和美丽。第五节“乃知以瓐为质坚,尚之琼英絅则然”,指出玉璧质地坚硬,不易磨损,其光彩也如同美玉一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玉璧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