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旱实多,愁旱我其常。
去秋今夏涝,愁涝新试尝。
其常却惯经,新试转难当。
分剂各殊致,聊复言其详。
旱如望远人,既至心怡庆。
未至亟望时,无过忧徬徨。
涝如剥床肤,切近灾堪伤。
未离正剧际,其苦难推忘。
以此例旱涝,厥愁易较量。
浩浩气方来,摐摐声未央。
云师何不仁,旱时惟深藏。
涝时乃乘势,大为吾民殃。
天德本好生,无往不复臧。
百神胥受职,悔祸庶降康。
要之均我咎,调幕无良方。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民生活困苦,希望上天能解决他们旱涝灾害的杂兴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 北地旱实多,愁旱我其常。
- “北地”指北方地区。“旱实多”表示干旱的情况十分严重。“愁旱我其常”表达了作者因为长期遭受干旱的困扰而感到非常苦恼。
- 去秋今夏涝,愁涝新试尝。
- “去秋”指的是去年秋天,“今夏”指的是今年夏天。“涝”即洪水泛滥。作者因为连续遭受洪水灾害(如去秋和今夏)而感到忧虑。
- 其常却惯经,新试转难当。
- “其常”指过去的经历或常态。“却惯经”表示已经习惯了这种状况。“新试转难当”意味着在经历新的困境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更加困难。
- 分剂各殊致,聊复言其详。
- “分剂”可能是指不同的处理方式或应对策略。“殊致”表示不同的原因和结果。“聊复言其详”表达了作者试图详细解释各种情况并讨论对策。
- 旱如望远人,既至心怡庆。
- “旱如望远人”形容干旱像期盼远方来的人一样令人焦虑。“既至心怡庆”表达了一旦干旱结束,人们会感到非常欣喜。
- 未至亟望时,无过忧徬徨。
- “未至亟望时”意味着还没有达到迫切需要的程度。“无过忧徬徨”表达了即使没有迫切的担忧,人们也可能会感到不安和迷茫。
- 涝如剥床肤,切近灾堪伤。
- “涝如剥床肤”形容洪水泛滥如同剥去床上的皮肤。“切近灾堪伤”意味着这种灾害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痛苦和难以忍受的。
- 未离正剧际,其苦难推忘。
- “未离正剧际”表示灾难还没有结束。“其苦难推忘”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往往会忘记痛苦的存在。
- 以此例旱涝,厥愁易较量。
- “以此例旱涝”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旱涝灾害的普遍性和相似性。“厥愁易较量”表达了这些灾害所带来的忧愁很容易进行比较和衡量。
- 浩浩气方来,摐摐声未央。
- “浩浩气方来”形容天气的变化非常迅速。”摐摐声未央”表示风声仍在持续,没有停止。
- 云师何不仁,旱时惟深藏。
- “云师”可能是指天气或自然的神灵。”何不仁”表示为何不仁慈地对待干旱。”旱时惟深藏”表达了在干旱时期,自然神灵选择沉默,不给予任何帮助。
- 涝时乃乘势,大为吾民殃。
- “涝时乃乘势”表示洪水发生时,大自然的力量被利用来伤害人类。”大为吾民殃”表达了洪水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
- 天德本好生,无往不复臧。
- “天德本好生”表示自然具有保护生命的本性。”无往不复臧”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自然都会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百神胥受职,悔祸庶降康。
- “百神胥受职”描述了天地神灵都承担起了各自的责任。”悔祸庶降康”表达了通过祈求和悔过,希望带来和平与安宁。
- 要之均我咎,调幕无良方。
- “要之均我咎”表示最终我们都要面对自己的过错。”调幕无良方”表达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寻找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