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湖尾闾,两坝东西㙲。
黄未夺淮时,全淮此东送。
后始言蓄禦,本由人操纵。
而何胶柱者,甚靳拆茭葑。
窥其意所在,重筑恐费重。
宁使涨高堰,五坝漏卮供。
高宝曷能容,下河灾可痛。
于是议出江,徒纷如聚讼。
釜底不抽薪,扬汤审何用。
悉心求其策,洪泽宜腾空。
高堰今出水,七尺五寸中。
如增至三尺,清口仍弗动。
设再增一尺,开十丈泄汹。
递长递拓宽,杀涨利应众。
奚待出五坝,而始拆倥偬。
秋汛过弗涨,收坝资禦控。
审机在专一,图便戒旁综。
有过愿分任,其功不劳颂。
清口是淮河入江的出海口,这里水势浩大,所以用“出水志诗”来命名。首句“定清口出水志诗以示总督尹继善总河高晋”,说明这首诗是向总督尹继善和总河高晋展示的关于清口治水的志文,旨在表达作者对于治水的主张。
诗句翻译:
- 清口湖尾闾(尾闾:指河流进入湖泊的地方)
- 两坝东西㙲(㙲:音同“沟”)
- 黄未夺淮时(黄:黄河;夺淮:指黄河在淮河入江处夺去大量河水,造成淮河水量减少)
- 全淮此东送(全淮:整个淮河;此:这;东送:向东输送,此处指流向淮河下游)
- 后始言蓄禦(蓄禦:指积蓄防御洪水)
- 本由人操纵(操纵:控制、管理)
- 而何胶柱者,甚靳拆茭葑(而:为什么;胶柱:用胶粘住柱上的木头来使琴弦调音;靳:吝啬;拆:拆除;茭葑:指芦苇)
- 窥其意所在(窥:观察;其所:指他的意图或打算)
- 重筑恐费重(重筑:重新修筑;费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 宁使涨高堰(宁:宁愿;涨高堰:指使水位升高的堤坝)
- 五坝漏卮供(五坝:这里指的是清口附近的五个闸坝;漏卮:盛酒器中溢出的酒;供:供给,这里指被淹没的地方)
- 高宝曷能容,下河灾可痛(高宝:指高邮、宝应一带地区;曷:语气词,相当于“何”;下河:指淮河下游地区;灾:灾害;痛:非常痛苦)
- 于是议出江,徒纷如聚讼(议出江:讨论是否从长江流出清口;徒:白白;纷如聚讼:像聚在一起辩论一样)
- 釜底不抽薪,扬汤审何用(釜底不抽薪:釜底没有抽掉柴火,比喻问题的根源没有解决;扬汤:使热水沸腾;审:考虑;何用:有什么用;这里指治理的方法无用)
- 悉心求其策,洪泽宜腾空(悉心:尽心尽力;求:寻找;策:方法;其策:它的策略;洪泽:指洪泽湖;腾空:使天空变亮,形容水势变小或消失)
- 高堰今出水,七尺五寸中(高堰:指长江堤坝;出水:指堤坝上溢的水;七尺五寸中:约七尺五寸高的水位)
- 如增至三尺,清口仍弗动(如:如果;增至:增加到;三尺:三丈;弗动:不动;这里指清口仍然不会发生决口)
- 设再增一尺,开十丈泄汹(设:假设;再增一尺:再增加一尺的高度;再:又;开:开启;泄汹:指泄洪)
- 递长递拓宽,杀涨利应众(递长递宽:逐渐加宽;杀涨:减缓水势;利应众:对大家有利)
- 奚待出五坝,而始拆倥偬(奚待:何必?;而出五坝:指需要打开五个闸坝;而始拆:才开始拆除;倥偬:忙碌的样子)
- 秋汛过弗涨,收坝资禦控(秋汛:秋季的汛期;弗涨:指水位不再上升;收坝:指关闭闸门;资禦控:指保护控制洪水)
- 审机在专一,图便戒旁综(审机:审察时机;专一: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图便:考虑便利;戒:警惕;旁综:旁门左道,指不正确的做法)
- 有过愿分任,其功不劳颂(有过:有过失的时候;分任:分担责任;其功:他们的功劳;不劳颂:不用歌功颂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口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和治理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淮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立场。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思考和建议。整首诗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