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下河东,行潦患必逮。
运河挟以南,归江路宜议。
岂尝无闸灞,尺寸未详计。
譬如受以尺,泄丈斯得济。
受丈而泄尺,弗壅定致溃。
昨过金湾时,切切虑莫置。
重臣命踏勘,果如所言弊。
相商事解更,一一建标记。
湾头泄水畅,壁虎无多地。
凤凰两岸陡,宜皆姑舍是。
所重金湾坝,坝宽河窄奰。
宣达实罕畅,应与疏展暨。
东湾既落低,西湾当并治。
引河更拓宽,俾有建瓴势。
我欲步履视,细雨风帆利。
閤闾历揽全,进止授次第。
即今东湾低,河水流未洎。
云以待涨时,春时涨弗至。
何不先抽薪,扬汤劳止沸。
是宜重审度,亦宁执已意。
然此犹治标,根源吾熟思。
在洪湖五坝,其故曾屡示。
苟其清口畅,是皆可勿虑。
其如蓄清言,深中督河惎。
蓄而鲜致害,愿从吾无悔。
清口靳弗拓,小小烦从事。
【注释】
湖西下河东,行潦患必逮:湖水向东流到黄河。
运河挟以南,归江路宜议:运河挟带着长江。
岂尝无闸灞,尺寸未详计:难道没有设置闸门?但尺寸大小尚未详细设计。
譬喻受以尺,泄丈斯得济:好比说接受(一尺)的水流,可以到达(丈)的深度。
受丈而泄尺,弗壅定致溃:接受(丈)的水流,却放(尺)的水,不堵塞,一定导致溃堤。
昨过金湾时,切切虑莫置:昨天经过金湾区时,我深感忧虑,不能置之不理。
重臣命踏勘,果如所言弊:有重臣命令考察情况,确实像你说的那样存在问题。
相商事解更,一一建标记: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建立标志。
湾头泄水畅,壁虎无多地:河湾处泄水的畅通,使得岸上的壁虎没有地方可藏。
凤凰两岸陡,宜皆姑舍是:凤凰山两侧陡峭,都应当暂且放弃这个方案。
所重金湾坝,坝宽河窄奰:重视的是金湾区的坝,由于坝宽河窄,所以容易发生险情。
宣达实罕畅,应与疏展暨:虽然宣达地区实际上很少有畅通,但应该与拓宽河道同时进行。
东湾既落低,西湾当并治:已经降低了东部的水位,西部的水位也应该一并治理。
引河更拓宽,俾有建瓴势:引导河水进一步拓宽,以便形成强大的冲刷力量。
我欲步履视,细雨风帆利:我想亲自走走看看,看细雨和风帆是否利于航行。
閤闾历揽全,进止授次第:环顾周围,全面了解情况,然后根据情况作出决策。
即今东湾低,河水流未洎:现在东湾区水位较低,河水流量尚未达到预期。
云以待涨时,春时涨弗至:等水位上升时再处理,春天水位不会涨到预期的高度。
何不先抽薪,扬汤劳止沸:为什么不首先抽去造成问题的“薪”(指闸门),让问题自行解决,就像把沸腾的水舀掉一样。
是宜重审度,亦宁执已意:这是应该重新审查一下,也不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然此犹治标,根源吾熟思:但这仅仅是治标之策,我需要深入思考其根源所在。
在洪湖五坝,其故曾屡示:洪湖五座大坝的原因,我曾经多次向你们介绍过。
苟其清口畅,是皆可勿虑:如果清口水道畅通,那么就不用担忧了。
其如蓄清言,深中督河惎:但如果只储存清澈的水,却不肯疏通河道,那就深得督河(黄河)的心意了。
蓄而鲜致害,愿从吾无悔:虽然储存清水不会带来危害,但我仍然愿意这样做。
清口靳弗拓,小小烦从事:如果要扩大清口水道,就请你们费心去做吧。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作者当时任河南按察司佥事,负责巡查、管理河南境内的水利设施。金湾,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县西南三十里处。这里原是一个天然湖泊,因形似海湾而得名。金湾大坝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为防止洪水泛滥而修。金湾大坝建成后,金湾成为一处重要的水利工程区。作者对金湾大坝进行了详细的视察后,写下了这首七律诗。
首联写诗人来到金湾后对这里的观察。“湖”字起兴,引出下文的议论。“下”、“行”二字形象地写出诗人来时的情景。“行潦患必逮”一句,指出了金湾地势低洼,一旦暴雨来临,极易发生内涝灾害。这既是诗人来此的真实感受,又是他此行的目的所在。
颔联承接上句,具体说明了金湾地势低洼带来的危害。“运河挟以南”,说明金湾地处两河流域交汇之处;“归江路宜议”,则说明金湾地势低洼给下游地区带来的隐患。“岂尝无闸灞”,是说自古以来就有设立闸门的必要。“尺寸未详计”,“尺寸”指闸门的大小,“详计”指精确计算。两句是针对前一句提出的疑问所作的回答。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诗人此次来金湾的主要目的。
颈联承上启下,提出诗人的主张。“切切虑莫置”,意思是说,看到金湾地势低洼带来的严重危害后,心中十分着急,急切地希望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重臣命踏勘”,是说朝廷派有重臣来考察情况。“果如所言弊”,则是说考察的结果果然如他所担心的那样。这四句是诗人对前四句的补充和发挥,进一步表明了他的担忧。
尾联承接上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相商事解更”,意思是说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一一建标记”,则是要为这些办法建立明确的标识和记号。这两句是诗人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后希望得到的回应。
这首诗通过对金湾大坝及其周边地区的视察和考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重要水利工程区的关心和忧虑。诗人通过对地势低洼带来的危害的分析,揭示了这一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他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不仅体现了他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体现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