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昨秋河夺溜,督筑柏冬工幸就。
尔时普赈济燃眉,帑粟不惜期速救。
方伯量移取熟路,曰有事焉资善后。
颇闻淤田麦秧茁,便冀有秋时尚久。
方春生养万物欢,豫民独苦予心疚。
灾有重轻本不同,赈加一再分薄厚。
旋转化机赖天庥,客冬三白鳞塍宿。
颙祈赤子复元气,博施宁夸补罅漏。
降旨加赈豫省去岁被水州县诗以志事杨桥:地名,位于河南省。昨秋:上个月。河夺溜:河流冲毁堤防。督筑:监督修筑。柏冬工:冬季的建筑工程。幸就:顺利完成。尔时:那时。普赈济燃眉:广泛地赈济。帑粟:国库中的钱财。不吝:不怕费钱。期速救:期待尽快救助。方伯量移取熟路:地方官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曰:是说。有事焉:有什么事呢?资善后:帮助解决问题。颇闻:听说。淤田:淹水的农田。麦秧茁:麦苗已经生长出来了。便冀:希望。有秋:秋天。时尚久:还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方春:正逢春天。生养万物欢:大自然生机勃勃。豫民:指河南的百姓。独苦予心疚:他们受苦,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灾有重轻本不同,赈加一再分薄厚:灾害的程度不同,赈济的多少也不同,赈济的次数也多寡不一。化机:造化之机。赖天庥:仰仗上天的庇佑。三白麟塍宿:三条白色的麒麟在耕地上休息。颙祈赤子复元气:我盼望百姓能够恢复元气。博施宁夸补罅漏:广泛的施舍,不要夸耀修补漏洞。
译文:
杨桥去年秋天河水冲毁堤防,督修冬季的工程却很顺利地完成了。那时我们普遍地进行救济,毫不吝啬,期望尽快地救助。地方官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说有什么事,有什么困难,就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听说淹水的农田中麦苗已经长出了嫩芽,希望秋天的时候天气晴朗,农作物还能继续生长。正当春暖花开,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时候,河南的百姓却遭受了苦难,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灾害程度不同,赈济的多少也不同,赈济的次数也多寡不一。造化之机,仰仗上天的庇佑。三条白色的麒麟在耕地上休息。我盼望百姓能恢复元气,广泛的施舍,不要夸耀修补漏洞。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救灾的古诗,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河南人民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降旨加赈豫省去岁被水州县”交代了背景,表明这首诗是针对去年河南地区遭受的水灾而写的。”降旨”指的是皇帝的命令,”加赈”则是加大赈济力度,”豫省去岁被水”则是指去年河南地区遭遇洪水灾害。”诗以志事”则表明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此事的看法和态度的诗歌。
诗人通过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河南人民遭受灾难的同情和关注。”尔时普赈济燃眉”,意味着当时政府正在积极进行大规模的赈济工作,希望能够解决燃眉之急;”帑粟不惜期速救”,则表示政府不惜花费大量钱财,希望能够尽快地救助受灾民众。
诗人并没有因此满足,而是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方伯量移取熟路,曰有事焉资善后。颇闻淤田麦秧茁,便冀有秋时尚久。方春生养万物欢,豫民独苦予心疚。灾有重轻本不同,赈加一再分薄厚。旋转化机赖天庥,客冬三白鳞塍宿。颙祈赤子复元气,博施宁夸补罅漏。”
这里,诗人通过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的思考。他认为,虽然政府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赈济工作,但是灾区的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有的灾情严重,有的灾情较轻,因此赈济的次数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同时,他也认为,赈济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最后一句”博施宁夸补罅漏”则是诗人的总结性发言,他认为,赈济工作需要广泛地进行,不能只是局限于某个方面,而是要全面地考虑,尽可能地弥补灾区的不足。
整首诗通过对河南水灾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心和对于民生的关怀。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