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所谓西,回之所谓南。
厄鲁所谓北,一方名已三。
所知即如此,定向终谁覃。
想其不知方,屈指数弗堪。
此之所谓是,勒彼从弗甘。
达观者莞笑,史策多斯谈。
【注释】
华:指中原。回:古国名。南:指南方,这里代指南方。厄鲁:地名。一作“粤”。北:指北方,这里代指南方。一方:一地。所:处。即:就。覃(qiǎn):深远。想:思念,考虑。是:正确。勒:通“蹑”,踩。弗:助词。甘:愿意,心悦。达观:豁达的人生观。莞(wǎn)笑:形容笑容可掬的样子。史策:史籍典籍。斯谈:这样的谈话。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对人生、对历史、对学问有深厚修养的人物对“是”与“非”、“南”与“北”、“西”与“东”的辨析和思考,表达了他对人世、对历史的深沉感慨。
第一句:“华之所谓西,回之所谓南。”这是说中原人认为西方,南方人认为南方,作者用这两个例子表示人们对于事物方位的不同看法。
第二句:“厄鲁所谓北,一方名已三。”这是说南方人认为北方,而北方地方的名字已经有三个了。作者用“厄鲁”和“一方名已三”两个例子来说明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
第三句:“所知即如此,定向终谁覃?”意思是说: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个样子,究竟谁能够深究事物的真相呢?这两句通过反问形式表达作者对人世无知和不知事理的感叹。
第四句:“想其不知方,屈指数弗堪。”意思是说:我猜想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用手指量东西也是不能胜任的。这两句通过设问的形式,进一步说明作者对无知者的批评。
第五句:“此之所谓是,勒彼从弗甘。”意思是说: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别人不愿意这样做,认为它不好。这两句通过对比的形式,表明作者对于是非、好坏的评价标准。
第六句:“达观者莞笑,史策多斯谈。”意思是说:心胸豁达的人会笑一笑,史籍典籍中有很多像这样的议论。这两句通过描写达观者的形象和态度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