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旦细雨卓午晴,傍晚西山云复生。
风吹雨去露皎月,载月不乐心怦怦。
初更就寝二更问,云虽屡作星犹明。
三更假寐略睡去,忽闻檐溜激越鸣。
疑是梦耳宛醒在,妙哉酬我延伫情。
时疾时徐听欹枕,鋗人报已历四更。
摐声乃在五更失,晓起馀恋怀中萦。
不雨固可冀再雨,多多益善资农耕。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方回。诗题叫《夜雨》,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工整。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诘旦:早晨。
  • 细雨卓午晴:早上细雨到午后天气晴朗。
  • 傍晚西山云复生:傍晚时分西山上又开始出现云朵。
  • 风吹雨去露皎月:风吹走了雨水,露出了皎洁的月亮。
  • 载月不乐心怦怦:带着月光的心情却感到不快乐,心情跳动不已。
  • 初更就寝二更问:晚上初更天就睡觉,半夜起来又询问。
  • 云虽屡作星犹明:虽然云层反复变化,但是星星依然明亮。
  • 三更假寐略睡去:到了三更天稍微打个盹儿就睡去了。
  • 忽闻檐溜激越鸣:突然听到屋檐流水的声音响亮地响起。
  • 疑是梦耳宛醒在:怀疑这是梦境,但感觉就像醒了一样。
  • 妙哉酬我延伫情:美妙啊,这声音回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期待。
  • 时疾时徐听欹枕: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地聆听,靠在枕头上。
  • 鋗人报已历四更:听到报晓的人说已经过了四更天了。
  • 摐声乃在五更失:听到的敲击声在五更时分消失。
  • 晓起余恋怀中萦:天亮后醒来心中还缠绕着这些思绪。
  • 不雨固可冀再雨,多多益善资农耕:没有下雨当然希望再次下雨,多多益善有利于农业耕作。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细雨、晴天、云层变幻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因细雨而引起的愉悦和不安的情感。诗中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联想到人类情感的变化,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内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